分享

此人40年科考17次,67岁才做官,结果死后9年被乾隆鞭尸

 荷香月暖 2019-05-07

  千百年来,中国有个传统就是“学而优则仕”。从隋炀帝创立科举取士制度后,读书人便将科举考试看成了飞黄腾达的唯一出路。为了能够做官,很多人考了一辈子试。直到自己考不动了,才将希望寄托在下一辈人身上。

  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也是这样,40年科考了17次,直到67岁才做了官。但不幸的是,在他死后9年,乾隆却将他挖坟鞭尸,这又是为何?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大龄考生沈德潜。

       沈德潜,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人。他自幼家贫,父母早逝,缺衣少食。自从22岁考中长洲县庠生,沈德潜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直是屡试不第。在40年的时间中,沈德潜考了17次,次次名落孙山。他在40岁时曾写诗自嘲:“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终于在66岁时一举夺魁,被乾隆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当乾隆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考生时,顿时感慨丛生。他握着沈德潜的手,与他穿行在翰林院内。当时乾隆的想法是:录用了沈德潜,一来显示自己的敬老之意,二来表明自己的爱才之心。为了得到天下人的赞美,乾隆给沈德潜很高的礼遇。不仅在官职上给他一升再升,而且还给了沈德潜父母诰命。当沈德潜八十多岁退休后,乾隆给了他礼部尚书的的头衔。九十多岁时,又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

     那圣宠优渥的沈德潜为何会被乾隆抛弃呢?主要还是因为他太爱拍乾隆马屁了。沈德潜作了一部《国朝诗别裁》,打算为乾隆歌功颂德。乾隆翻开一看,钱谦益居然排在集首,让他大为光火。按说钱谦益降了清朝,应该算“自己人”。

  但乾隆却痛恨此人为叛徒,所以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沈德潜也遭了殃。后来乾隆兴起文字狱,徐述夔因《一柱楼诗集》被查。巧合的是,沈德潜与徐述夔是老友,还曾为此书作过传。于是乾隆便骂沈德潜“忘恩负义”,追回了他所有的荣誉。后来乾隆还很生气,便让人铲平了沈德潜的坟,将他拉出来鞭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