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生于谷道肛门之边,乃五脏七腑受湿热之毒而生者也。故疮亦甚多,形亦不一。有状似菱角者,有状似莲花者,有状似穿肠者,有状似鼠奶者,有状似花瓣者,有状似蜂窠者,有状似悬珠者,有状似钩肠者,有状似核桃者,有状似栗子者,有状似鸡冠者,有状似珊瑚者,有状似担肠者,有状似垂珠者,有状似鸡心者,有状似牛奶者,有状似羊奶者,有状似串臀者,有状似翻花者,有状似气突者,有状似血射者,更有外无形而内苦者,有内外俱无形而齐苦者。 总之,初生之时形小,久则形大矣。初有形之时,痛尚可忍,久则痛不可忍矣。虽痔之形状甚多,而犯湿热则一也。夫湿热亦易消之病,何愈消而愈痛乎?皆因不守禁忌,贪色欲而不止,饕食味而无穷,遂至痔变为漏矣。痔易治而漏难治也。盖痔有诸形之异,而各无孔窍之破,服药尚无漏卮之虞。一至成漏,服饮食则泄气矣,吞药蚀则损血矣,血损气泄,何能成功哉?况好色者多,断欲者少,欲奏异绩,实非易事。且肛门粪口,上通大小之肠,前达任脉,后达督脉,其皮肉横中有直,正中有斜,一经破损,难于生合,且成漏卮,损伤皮肉,尾闾不闭,其何能合乎?人肯节欲,则漏犹未甚,而无如明知故犯者,又甚多乎?所以漏病之轻重,专分于欲事之多寡。 大约漏病有八: 一曰气漏;二曰风漏;三曰阴漏;四曰冷漏; 五曰色漏,俗名痔漏;六曰血漏,俗名热漏; 七曰偏漏,俗名瘘痁漏;八曰痿漏,俗名痿腮漏。 气漏者,时肿时消,疼胀难忍也。 风漏者,孔窍作痒也。 阴漏者,男妇阴内疼痛出水也。 冷漏者,孔内出白脓也。 色漏者,犯色流脓流精也。 血漏者,时流鲜血也。 偏漏者,肛门之外生孔窍,出脓血也。 痿漏者,疮口黑烂,出黄黑水也。 世人治法,多用刀针、挂线,益增疼痛,反耗气血,若不节食断色,未有能生之者。或用熏洗点搽之药多有愈者,然内无药饵疗之,亦虚岁月矣。人能绝嗜欲、慎气恼、淡滋味,内服丸散,外用洗敷,虽老人尚易奏绩,矧中年者哉?漏疮多生于肛门谷道,然亦有生于身上、面上、手足之上者,此皆生他疽他毒,久已收口,不慎色欲,泄精以伤化气血,一泄不已,又泄又不已,至于三泄,而疮乃成管,终年流水流脓,变成漏矣。此等漏疮,较谷道肛门者少轻。惟生于胸膈者颇重,必须大补气血,断欲半载,加之补漏神丹,服之则愈。 榆羊丸 (仲景张真君传。)治痔疮,各痔无不神效。地榆(二两)当归(三两)羊蹄后壳(三副),土炒共为末,饭为丸(用米饭加前面的药末捣成丸)。 日三服,于未饮食饭前服之,每服三钱,一月即愈,不再发。 地榆出脏之湿热也,当归补新血也,羊蹄壳直达于直肠,故用此为使,且此物亦去湿热,故相济成功。 墙苔散(秦真人传)。治痔漏久不愈者,神效不测。绿苔(要墙上生者,刮下,五钱,火焙干,为细末) 羊爪壳五副,(用后蹄,不用前爪)炒白术(二两)茯苓(二两)槐花(五钱)白芷(一两)共为细末,米饭为丸。每日临卧(临睡前),先服一钱,后压之美膳,一月即内消,管化乌有矣。 青苔散 治湿热成痔成瘘青苔(三钱) 羊后爪壳(三副) 人参(一两),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白芷(二两) 槐米(一两) 上述药物打成粉,用米饭搓成丸,每天服用一钱 (4克),两个月肛瘘管即消了。 参龟丸 (鬼真君传)。治各痔漏神效。人参(一两)瓦松(干者,三钱),(此物最不肯干,佩身半月即干),妙在取人之气 茯苓(五两)活龟(一个)。将前药各为末,以绵纸同龟包之十余层,则龟不能出。微火焙之,龟死则用武火焙之,龟死则将药末取出另包,惟焙龟干,捣碎再焙干,全身用之,同药蜜为丸。每日只消服三十丸,不必服一料,半料而漏管俱消而愈。 (注意事项)此方至神至圣,但服此方,至须忌房事三月,鹅肉则终身忌之。犯则痛生,急以瓦松数条,加皮硝数钱,煎汤热熏温洗,可救。前方不可妄自加减,一加减则不效矣。用纸包龟者,取龟闻药而死也。尤善消痔漏也,否则功减半矣。 补漏神丹 (南阳张真君传)。治胸膈漏疮,并头面、手足漏疮,俱神效。人参(五两)白术(三两)炙黄芪(八两)金银花(四两)当归(二两)人指甲(三钱)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服三次,每服五钱,一料必愈。忌鹅肉一载(一年),房事三月。如面漏,加白芷四钱;头上,加川芎一两。 熏涂法《医方摘要》治痔疮肿痛。 皂角三挺火烧烟先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即消。用郁金末水调涂亦消也。 墨汁散《保寿堂方》。治痔漏疮发。旱莲草一把,根须洗净,用石臼擂如泥以极热酒一盏冲入,取汁饮之,滓敷患处,重者 不过三服即安。 传家秘方治肠风痔漏。萆薢 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空心服之。 四圣丹 治痔漏如神。蜂房(一个,净,全用。去虫,将食盐填于孔内,阴阳瓦焙干,为末) 地龙(去泥净,阴阳瓦焙干,为末,五钱) 蜣螂(取米头者佳,阴阳瓦火焙干,为末,三钱) 广木香末(三钱)象牙(三钱)乳香(去油,三钱) 爪儿血竭(净,末,五钱)飞矾末(三钱)槐子(炒黄,为末,三钱)没药(三钱) 提净黄蜡(八两,滚化) 入前药和匀,为丸。每日清晨酒服三钱。如不能饮,清汤下。 狗肠丸 治漏疮神效。黑狗肠(一副,煮烂)加象牙末(四两)细茶末(四两)倍子末(四两)连肠为丸如梧子。每服淡盐汤饥服(空腹)(三钱)。如不能丸。少加煎蜜为丸,一料必愈。 注意事项 忌煎炒热物,尤忌房事。狗肠乃直也,象牙脱管也。 护漏汤用尿蜣螂一个,用火焙干,捣成粉末,以米饭混合粉末捻展成条备用。 用一根猪鬃插入瘘管试探瘘管深浅,然后将上术药条插入瘘管内,其管即会退管生肌了,神奇灵验。 肛瘘非手术药方 (清代古方)人有肛门边先生小疖,每因不慎酒色,遂至腐烂变成痔漏疮,不能收口,后长生肉管,每岁一管,流脓淌血,甚至为苦。世人治法,多用刀针挂线,徒受苦楚,而内毒未除,外口难长,经年累月,难以奏功。岂果漏疮而终不可治乎?抑酒色之戒不严,而治之不得其法。 盖肛门之肉,不比他处之肉,而肛门之皮,亦不比他处之皮。他处之皮肉,非横生则纵生也。惟肛门之皮肉,有纵有横,最难生合。况大便不时出入,又加以刀针挂线,切勿轻用。惟消其湿热之毒,内治为佳。然而漏生既久,毋论漏不可止,而气血反伤,终难奏效也。方用补中用消,则何漏之不可痊哉。 方用 青龟丸:乌龟(一个) 茯苓(五两)(186克) 薏仁(六钱)(23克) 羊蹄后爪(四副) 穿山甲(五钱)(19克),俱用土炒 人参(二两)(75克) 青苔干者(一个) 黄芪(八两)(298克) 瓦松(二条),阴干,不可火焙。 白芷(一两)(37.3克) 槐米(一两)(37.3克) 各为细末。 将龟用石臼捣死,以药末拌之,饭锅内蒸熟,将龟肉与甲火焙干,为末,同前药用蜜为丸。 服用方法:每日服三钱(11.2克),服至一月而漏疮干,服至二月漏疮满,服完全愈,不再发。 但服药时务必独宿,戒酒色三月,倘服药时不断酒色,不能奏功,不可不慎。 此方治漏实有神效,非世上大概之方。况虽去湿而复不散气,虽败毒而又不损血,补破于无形,填隙于有孔。我愿人敬服此方,坚守三月之戒,以去十年之病也。 附 土炒 药物炮制方法之一。用灶心土(或洁黄土、或赤石脂)与药材拌炒。药材经土炒后能增强和中安胃、止呕止泻功能,并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肛周脓肿坐浴方【组成】:黄连20克,黄柏20克,生侧柏20克,炒苍术20克,五倍子20克,马齿苋20克,川芎20克,红藤2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泽泄20克 【用法】上术药加水2升煎水,煎成1.5升,入盆熏蒸(注意防跌倒,不要烫伤),等药变温后坐浴30分钟。(熏蒸不便的,可只坐浴) 治肛裂方【组成】 煅炉甘石研末3份,珍珠层粉1份,和匀,凡士林适量,搽。 【功效】 收敛生肌。 【主治】 肛裂。 治外痔方【组成】 榕树须60~100克,苏木20~30克。 【功效】 活血,软坚,消肿。 【主治】 外痔。 【用法】 煎水熏洗患处。 治疗肛门瘙痒症炉甘石粉30g,青黛粉 3g,混匀,双层纱布包之,外扑患处, 每日3~5次,治疗20例,治愈率100%.其中15天内痊愈13例,1个月内痊愈6例,2月内治愈1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