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发育不全
图1:12-5MHzUS长轴扫查8岁患儿的左侧(图a)和右侧(图b)拇长屈肌腱(fpl),该患儿表现为左侧鱼际逐渐萎缩,超声显示其浅方的拇短屈肌浅头和拇短展肌肌腹(FB2)先天缺如;在患侧,由于FB2的缺失,fpl向浅方移位,注意fpl深方的拇短屈肌深头(FB1)是完整的。图c和图d为相应的T1WI图像,US有助于将肌肉发育不全与发育不良和肌肉萎缩区分 肌肉变异及副肌 肌肉变异及副肌不是常见的发育畸形
出现在皮肤表面类似软组织肿瘤 位于骨纤维管道内导致神经卡压综合征 由于筋膜内压升高所致的缺血或肌腱病变,导致运动中产生疼痛
超声表现
上肢及下肢最容易被超声发现的副肌:
图2踝关节副肌:一个病人有足内侧至第1、2趾刺痛,12-5MHzUS横断面扫查内踝近端(图a)与远端(图b)显示跗管内的解剖结构,包括胫骨后肌(tp),趾长屈肌(fdl),拇长屈肌(fhl),胫神经(黑箭头),胫动脉(a)和静脉(v)。跗管内可见一个副肌(*),该副肌位于拇长屈肌(fhl)和屈肌支持带(箭头)之间,神经血管束后方,应该为副趾长屈肌。在该病例中,这个副肌造成了轻度压迫性胫神经病变。图c和d为T1WI图像,图e为踝后正中的示意图,表明该副肌在跗管内与其他结构的关系。在多数病例中,该副肌起源于胫骨后方,走行于跗管内插入跖方肌或趾长屈肌 神经肌肉障碍
回声增强:脂肪聚集、纤维化及炎症导致声界面增加 声影:肌肉反射增加,超声穿透力下降导致骨边缘清晰度降低及后方声影 回声均匀性增加: 疾病导致纤维脂肪隔和肌束的分界模糊 图3:12-5MHzUS分别扫查一位12岁Duchenne肌营养不良患儿腿中部1/3的后正中(图a)和后外侧(图b)。受累的腓肠肌(MHG)和比目鱼肌表现为弥漫回声增强,声衰减明显(*),纤维脂肪隔模糊不清,这种声影导致US声束无法穿透深方结构。图b显示由于肌肉异常,腓骨(F)边缘显示不清(T-胫骨)。图c患儿照片展示了腓肠肌假性肥大,这位患儿有渐进性对称性肌无力症状,伴血浆CK水平增高,肌痛,肌痉挛等
肌肉边缘变得平直或凹陷,而非凸起
测量肌肉直径或横断面面积 双侧肌肉厚度差异通常小于20%
肌肉边缘变得平直或凹陷,而非凸起
测量肌肉直径或横断面面积 双侧肌肉厚度差异通常小于20%
与核磁相比,超声具有局限性:
早期细胞外水肿 晚期脂肪替代
单侧病变
双侧病变
图4两例神经性肌萎缩,分别为近期发生的(图a,b)和长期存在的(图c,d)腓神经病变。图a12-5MHzUS横断面扫查胫骨前肌和图bT2WI压脂相显示肌肉体积正常,弥漫回声增强(箭头),这种异常的回声特点与肌肉内的水肿(弯箭头)相关。图c12-5MHzUS横断面扫查胫骨前肌和图dT1WI显示肌肉体积缩小,回声增强(箭头),声像图虽然与图a相似,但这种回声特点反映了脂肪萎缩(弯箭头)。 发现萎缩的脂肪浸润的肌肉
受累肌肉的肌腱的完整性必须被仔细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