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出名的边塞诗,气贯长虹,雄健有力,被称为唐诗七绝之首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唐诗是诗歌文化的巅峰,也是整个文学宝库的精华。我们能从唐诗终寻找到慷慨悲歌,能找到儿女柔情,能探究天人奥秘,还能追求自然之美。如诗如画的唐诗世界,给予了我们太多乐趣和享受。那一首首动听的唐诗,也引领着我们走遍先人们曾经经历过的喜怒哀乐。

到底唐诗哪首最美最好,这其实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话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压全唐,难道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的《蜀道难》真的就没有竞争力吗?别说整个唐诗了,就连格律诗分类中的第一也很难说清。比如杜甫的《登高》与崔颢的《黄鹤楼》,到底谁是七律第一,就争论了一千多年。

再比如七绝,到底哪篇第一,又能拍着胸脯独占鳌头?但是,以小珏看来,恐怕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首《出塞》最有看头。古诗名为《出塞》的不少,今天我们要说的自然是王昌龄所写的。王昌龄本身就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出塞》更被视为巅峰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代,歌咏边塞的诗不少,但在唐朝之前,往往是哀叹边疆苦楚,离愁别绪,一副儿女情长的样子。这也和中国儒家文化“厌战”情绪不无关系,唯有在唐朝边塞诗中,你才可以领略大丈夫沙场建功的荣誉感,保家卫国的自豪感,捐躯报国的幸福感。这首《出塞》,完全能够带来所有的一切。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同样诉说了边地生活的艰苦,然而,它并不是从常见的飞沙走石、暴雪狂风说起,而是构建了一个宏大悠远的场景。“秦时明月汉时关”,既是空间的无限广袤也是时间上的无限漫长。此句既有白描的手法,又极具浪漫主义的色彩,立即引人入胜,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这句话,其实也暗含胡人已经袭扰中原很久的意思,自然而然引出下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其实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实行的是戍边制度,即守卫边塞的士兵,即是边境之人或者是内陆迁去的。这种制度,在唐朝依然存在。那么按理来说,就不应该是“万里长征”。但是,此诗是以唐朝天子所在长安为中心,那里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家园。长安离边境,才是真正的千里万里。

最后两句非常具有气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令无数英雄儿女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它不仅仅在唐朝流传,而且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华夏儿女们也是吟诵此句,慷慨赴国难,守卫着我们每一寸河山。中华民族便是在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挺过了民族存亡危机。

关于“龙城飞将”到底是谁,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奇袭匈奴龙城的卫青,他建立了不世之功。另一说是飞将李广,他终身都在与匈奴作战,虽然没有取得像卫青、霍去病那样骄人的战绩,但却以勤勉、顽强的形象,成为了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作者王昌龄在写诗中,应该是有原型的,但是,在小珏看来,龙城飞将到底是谁,一点都不重要,它代表着万万千千戍卫边疆的勇士。哪怕是一个普通士卒,也足以担得起这个称号。

除了激烈将士以外,最后这两句,还有深刻的含义。那就是诗人在向朝廷呐喊,千万要信任远方的将士,不要自毁长城,不要寒了边将之心。王昌龄的言外之意是,虽然厌恶战争,但并不畏惧战争,如果能够以战止战,那是会有无数飞将军赶赴前线,将胡人拒之门外的。

这首诗的精彩程度以及艺术感染立,达到了一个空前绝顶的高度,被后世文人赞不绝口。小珏说它是七绝之冠,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曾经文坛宗师级人物的表态。比如明代东林党领袖李攀龙就称他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后七子”领袖王世贞表示赞同,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编唐诗绝句时将其列为第一,并称之为神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