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小编花了三篇讲述《孙子兵法》的“十二诡道”,听起来感觉神秘而高深的“诡道”,其实都是一些大道至简的内容。计策就那几招,套路也就那几个,行内人稍有阅历的对每个领域的“规矩”都是了如指掌的。厉害的不是这些计策和套路,他们只是“工具”,厉害的是用“工具”的人,同样的计策在不同的人用来效果千差万别,那就得看你对市场的把握、对环境的把握、对人性的把握,最后才是加入适当的计策而已,好的坑都是让别人自己掉下去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十二诡道”的内容,讨论这些套路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和警示。 1、什么是“诡道”,什么又是“正道”。《孙子兵法》的整体内容都在强调一个东西,那就是“正道”,这里的正道就是你的基础、基本面、技术沉淀···。“诡道”当然就是对应的计策、套路、技巧等。通过之前的内容你会发现,即使讲“诡道”的时候,也是在强调“正道”的重要性。《孙子兵法》讲“诡道”的出发点和大家认为的不太一样,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在教我们怎么去用这些计策,其实他先是教我们怎么去防御这些计策。因为套路大家都是通的,先要学会怎么不掉坑里,再去学会怎么挖坑;就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先胜而后战。 2、决策者要懂得担责。如果你读的史书足够多的话,你会发现:基本所有的大事件都是在重复历史。这就是为什么说:历史的车轮···,博古通经、前车之鉴都是这个道理。所以也因此总结出了很多经典的案例、方案、计策等,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以拿出来参考,但问题也就出在这,同样的案例往往会用相反的两个结果,因为决定一件事情的变量因素实在太多。每当出现状况,不管是机会还是威胁,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出来提出方案,这个在企业管理中是在平常不过的事,决策者会根据提案人的建议作出决策,好结果皆大欢喜,坏结果就谁出主意谁倒霉。其实做结论下判断的是决策者自己,掌握信息最全最有效的也是自己,不管是奸臣还是贤臣,他们都会提建议,但是明君和昏君的区别就是懂得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结果是有决策者自己选择的,不要把最大的黑锅丢给下属,这样你和昏君无异。诸葛亮错用马谡,不仅忍痛割爱斩了马谡,还自贬官职,这才是决策者的模范,也是孔明被人铭记的原因之一吧! 3、“五事七计”才是一切的根本。通过“五事七计”算下来,基本就知道结果了,有赢面才考虑出手,没有的话就要韬光养晦,查漏补缺,把基础打好。“十二诡道”都是技巧、捷径、套路,总让人听得津津有味,给人错觉就是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花小钱办大事。但是经营企业,遐想贪巧求速走捷径,绝对不是本质。本质就是“五事七计”,就是企业运营中基本面,这里面包含的是:心血、汗水、坚持、聚焦··· 以上就是《孙子兵法》的“十二诡道”全部内容,不知道你读完过后有什么想法呢? 喜欢记得关注我哦!我在评论区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