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收入不错,他却有这么个羞于启齿的爱好

 灵魂出窍KKK 2019-05-08

俗话说 "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浙江嘉兴平湖乍浦镇一家超市,短短三个月,被小偷偷了 23 次,而且小偷每次偷的,只是皮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晚上 7 点左右,警方接到超市老板报警,说在超市里抓到一个小偷。

t010316fa8cd0bd21da.jpg?size=658x331

超市老板说,今年一月以来,超市的皮带经常被偷。因为放皮带的地方监控拍不到,加上价值小,刚开始也没报警,没想到,后来皮带一根接一根被偷,三个月里,就丢了二十多根。警察赶到现场后,被抓男子承认,这些皮带,确实都是他偷的,偷来的皮带都放在了家里。

经询问,被抓男子姓孙,今年 61 岁,上海人,已经退休,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生活条件并不差。为什么连皮带都要偷呢?而且一偷就是二十几根。

t01ab9048beea52c97f.jpg?size=664x325

据孙某供述,他第一次偷皮带是因为自己在用的那根坏掉了,所以想换一根,后来他觉得店家没有发现,而且皮带的价值不高,慢慢的就偷上瘾了。

心理医生认为,孙某接二连三大量偷皮带,目的不明显,可能是患上了一种 " 盗窃癖 " 的行为障碍疾病,得病的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上主要是指一些器官功能的退化,心理上则是一些压抑情绪、报复心理导致。

t019ecfe9cc5c384e75.jpg?size=654x333

据了解,老年人和青少年容易得 " 盗窃癖 ",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病并不会影响法律的定罪量刑。目前,因为涉嫌盗窃罪,孙某已经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多看点

在犯罪心理学上有一种病叫 " 盗窃癖 "。盗窃癖是一种由于忧郁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反射症状。特点是盗窃癖患者无法自拔,但所偷东西,往往既不名贵也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只是一种强迫心理,像强迫洗手症那样。" 盗窃癖 " 在心理学上属于 "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像暴露癖、纵火癖、病理性的赌博等都属于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当冲动的紧张度升到一定程度,盗窃行动即带来满足。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本案中,即使孙某真的具有盗窃癖等心理疾病,也不属于法定上的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李某的盗窃癖与精神疾病不同,心理上的某些疾病并不足以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活动的偏差,并不属于神经系统上产生的自控力减弱或者消失。

来源 | 都市现场(jxtvdsxc)综合嘉兴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