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态写意
新竹的画法 新竹及其嫩叶的生长态势向上,行笔的方向须由下向上,才可得势,表现出蓬勃向上之感。画法也与画晴竹大致一样,都是倒叠,枝条要多,需叶叶着枝,一般不讲究是否藏锋用笔。叶子应向上四散开来,平叶占少数,不要有向下的叶子,否则,会不协调。用墨不宜枯焦,否则,会显得苍老而无生气。在写意新竹时,往往会根据画面需要添以新笋,这样,还可以平衡画面,增强层次,使画面有生机勃勃之感 1 用中号笔蘸取淡墨,中锋立竿,竹竿要有挺拔、耸立之感。再用枯笔蘸重墨,点出竹节,运笔要迅疾,有节奏。 2 蘸淡墨,逆锋生枝,新竹的枝应较密,要注意竹枝的前后位置关系和疏密程度。 3 蘸重墨,侧、中锋兼用笔来布叶,新竹的叶子为新生叶,叶片较单薄、纤细,起笔要实,落笔要虚,露锋。 4 逐步完成叶片的布局,注意叶片的前后穿插及遮挡关系。 5 用中号笔调和朱膘与赭石,再调和淡墨画出新竹一旁的新笋。应由上而下、迅疾交互用笔,从箨石部位下笔。 6 用交互手法画笋,应从笋尖至笋根一气呵成,颜色须有深浅变化,一般是笋根深,由根至尖逐渐变浅,笔中含水不宜太多。 待竹笋完成之后,用干、浓墨点出新笋的侧芽,使竹笋更加饱满。最后,整理画面,完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