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生完宝宝后,妈妈都恨不得立刻变身”大奶牛“,让宝宝尽早吃上“第一口奶”。 但很多妈妈生了宝宝却没有奶喂,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妈妈奶水充足,就自己奶量稀少?” 也许,是你陷入了母乳喂养误区: 1:没有及时给宝宝喂奶、吮吸; 2:宝宝吮吸频率太少; 3:乳房不胀就是奶少; 4:误以为奶少就加奶粉; 5:故意攒奶,延长喂奶间隔; 6:产后马上喝浓汤催乳等。 想要奶水多,需要了解下面这些知识: 做好母乳喂养准备很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产后半小时内,只要妈妈的健康允许,一定要开始喂奶。 因为宝宝及时吮吸乳头,可刺激妈妈脑垂体释放泌乳素,促进泌乳,这对初产妇极为重要。 虽然可能刚开始宝宝吸不到奶,但这种刺激,可促进乳腺细胞的收缩,促使乳汁输向小乳腺管。 一旦激活泌乳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哺乳已经成功了一半。 正确判断母乳是否不足 1观察乳房情况 如果乳房胀满,用手轻轻按压就能将乳汁挤出,表示奶量充足。反之,表示奶水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图片来源:网络 2听吃奶声音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表明奶水充足。如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 3看排便次数 半岁内的宝宝便便呈金黄色稠便,就说明母乳充足。如果便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奶水可能就不足,孩子没有吃饱。 4看睡眠时长 如果奶水充足,婴儿吸饱奶后,能安静入睡2~4个小时。若奶量不足,宝宝经常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 5看体重变化 一般1个月以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2~3斤,6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1.5斤左右。 8妙招让你成“奶牛” 让宝宝多吮吸 母乳的分泌很神奇,宝宝吃得越多,分泌越多,一定要让宝宝多吮吸。 夜里也要哺乳,便于建立条件反射,让宝宝多吮吸。 图片来源:网络 建议:按需哺乳,宝宝想吃就喂,两侧均衡吮吸,有利于妈妈乳汁源源不断地分泌。 让妈妈睡眠足够 建议妈妈每天保证八九个小时睡眠,若睡眠不够,会直接影响乳汁分泌。 可以和宝宝同步休息,休息好了奶水才多。 切忌:避免熬夜。长期熬夜可能会让奶越来越少,最后回奶。 让妈妈营养足够 想要奶水多,妈妈就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 图:月子餐 产后一周宜多喝粥类,一周以后逐步进食高脂肪、高蛋白、少刺激的软食。 可以适当在三顿正餐中间加两餐,比如一些粥类、汤、水果、小点心等。 小窍门:在奶水还算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喝适量豆浆,能增加奶水的“厚度”(营养)。 每次喂奶后排空乳房 每次哺乳后,如果乳房还有余奶,尽量挤净排空,能使乳腺导管始终保持通畅,促进乳汁分泌增多。 妈妈每天多喝水 分泌母乳需要大量的水分,妈妈可少量多次饮水。 多喝水不仅能让乳汁充足,还能为妈妈补充体液。 多按摩乳房 建议产后2~3天后开始按摩乳房,能通乳腺管,预防和缓解乳房肿胀,增加乳汁分泌。 按摩方法:从乳房的外缘向乳头方向,放射状的沿着乳腺管的走向,用手掌的鱼际处轻轻螺旋形按摩。 力度不要太大,按揉3~5分钟换对侧,两侧交替按摩,加起来20~30分钟就可以了。 适当药食通乳 日常饮食中,可多吃猪蹄、鲫鱼、鲤鱼、黄花菜等。 如果做汤,可加入具有通乳功效的中药,如穿山甲、通草、丝瓜络等,其中以穿山甲效果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 避免生气、哭泣 情绪对乳汁影响非常大,如果哺乳妈妈“生大气”了,不仅影响奶水分泌,严重的还会回奶。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就算遇到了烦心事,也尽量不要生闷气和哭泣。 另外,母乳期妈妈在成为“奶牛”的同时,也要保证乳汁的健康营养,一些禁忌事项也是需要远离和避免。 1. 吃得太油腻 妈妈吃得太油腻,会导致乳汁中脂肪成分偏高,会让宝宝难以消化吸收。 2. 抽烟 母乳的妈妈绝对不能抽烟,并尽量远离“二手烟”,否则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乳汁进入到宝宝体内。 3. 喝酒 各种白酒、红酒,也是哺乳期妈妈不能碰的,酒精会通过乳汁到宝宝体内,影响宝宝神经中枢发育,会导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4. 回奶食物 为了宝宝的“口粮”充足,不要吃会导致回奶的食物,比如麦芽、麦芽制品等。 另外,寒性、刺激性食物也尽量不要吃。 图片来源:网络 5. 药物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些药物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乳汁,最后进入宝宝体内,对宝宝造成伤害。 如果妈妈生病需要用药,一定要咨询专业儿科医生。 说了这么多,最后月宝要提醒哺乳妈妈们,除了要正确判断乳汁是否过少,采用合理催乳方式,也要注意哺乳期的禁忌事项哦!乳汁不仅要多,更要安全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