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苹果上三种新的叶部病害!

 幽默的数据线 2019-05-08

近年来,苹果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发生仍然严重,尤其是褐斑病,造成落叶现象普遍。同时随着品种结构改变与栽培模式的变化,新的苹果叶部病害不断出现,给苹果产业带来威胁。

苹果炭疽叶枯病

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在嘎拉、金帅、秦冠等含金帅亲本苹果品种上的一种新的叶部病害,可造成叶片大量脱落。炭疽叶枯病发生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明显的紫褐色圆斑,病斑扩大后边缘仍保持紫褐色,遇田间湿度增大在叶片正面产生大量的圆形排列的病菌分生孢子团,内含大量分生孢子。一般在气温35℃以上、持续闷热的天气下或轻微药害造成树势衰弱时,炭疽叶枯病易发生流行。有时局部区域叶片明显脱落,叶面上病部有明显的小黑点。

防控苹果炭疽叶枯病措施:6月中旬后,地面浇水降温,或通过覆盖遮阳保证土壤温度不超过35℃。合理选择药剂,一般嘎拉、秦冠、金帅等金帅系血缘的苹果品种对戊唑醇、氟硅唑、咪鲜胺类药剂敏感,用后易造成炭疽叶枯病严重发生,而富士系、红星系品种表现迟钝,目前还未看出该病在此类品种上发生。因此,建议在金帅系品种上以施用保护性杀菌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丙森锌、百菌清等为主,若需要用治疗性杀菌剂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传统药剂。

苹果丝核菌叶枯病

丝核菌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在嘎拉、美八、红富士等苹果品种上的一种新的叶部病害,据调查,该病于2008年在河南省中牟县开始发生,2009~2010年南乐县、内黄县也先后出现。一般7月初开始发生,尤其是降雨后爆发,造成叶片迅速干枯。2011年郑州市7月以前雨水偏少,该病发生相对较晚,7月下旬才开始见到明显的枯叶症状,随7~8月的连续降雨,病害加重,至9月9日调查,当地滕牧一号苹果病株率高达90%,枝梢被害率在20%以上,连往年不发病的美八苹果也开始发病。此外,该病也严重危害红富士,是早、晚熟苹果品种的一大威胁。

该病首先从芽部开始侵染,导致叶柄和局部叶片或整叶枯死,但枯死叶片不脱落(这点可与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早期落叶病及苹果炭疽病病叶相区别)。病斑在叶片上扩展迅速,从叶柄开始向叶端迅速发展,有时在叶片、枝条上可见明显菌丝。

室内毒力测定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苹果丝核菌叶枯病的抑制作用较好。田间防控可用戊唑醇悬浮剂4000~5000倍液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也可用保护性杀菌剂1∶2∶200倍波尔多液处理。可从6月下旬开始用药,用药间隔时间根据降雨情况决定,一般为10~14天。

不良气候伤害

在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下遇大雨或暴雨,在1~2天内甚至2小时内叶片就会发黑或脱落,嘎拉、金帅、秦冠等苹果品种上均有此类现象发生。可能是由于这种不良的天气状况导致果园湿度突然上升或持续的湿热,降低了品种的抗性,造成了这种急性萎蔫的现象。由于抗性的丧失,此类病树上可检测到炭疽病等一些病害的菌原,形成了一种急性落叶综合征的现象。从笔者在江苏省丰县、通许县等地安排的遮阳网覆盖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遮阳处理的不落叶,而不遮阳处理的落叶率在50%以上,不喷波尔多液不遮阳的叶片全部脱落,且从二次发芽的现象可推断出,生理性是造成此类现象的主因。因此,应进行综合管理,在6月中下旬,注意果园水分管理,有条件的安装滴灌设施。在闷热天减少或不用油剂类、三唑类药剂,可改用波尔多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