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主任强调: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

 昵称cZwA4 2019-05-08

在节目《少年说》上,一个小男孩的呐喊让无数父母动容。

他说,手机才是父母的孩子。

他说,手机才是他唯一的陪伴。

不由想起是网上看到的一件事情,放学了,学校外面站着等孩子的妈妈,其中唯一一个外国爸爸特别显眼。

妈妈们都很奇怪,为什么他有时间来接孩子放学?

外国爸爸更奇怪,为什么其他爸爸都不来接孩子?

陪伴,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1

陪伴孩子需要用心

很多父母是这么理解陪伴的:

下班回家后,催孩子写作业,自己在一旁加班。

周末休息时,打发孩子去玩,自己窝在沙发里玩手机。

还有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每天跟孩子视频,成了日常任务。

……

父母普遍认为,只要自己就在旁边,管教了孩子,就已经是陪伴了。

可孩子并不认同。

哪怕父母就在身边,他依然觉得自己被忽视。

在地铁里经常看到这么一幕:

孩子哭闹了,妈妈直接塞他手机让他看动画片,然后继续和朋友聊天;

爸爸觉得无聊,就拿出手机打开游戏,自己玩得开心,孩子在旁边看得入迷。

这样的行为,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敷衍。

父母的陪伴,只有用心,才有效果。

一次逛图书馆,看到两位妈妈是这样对待孩子的。

一个妈妈给孩子找了书,就将孩子放在一旁不管,自己拿出笔记本开始工作。

一个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时不时回答孩子的问题,看到精彩处两人还会一起低声讨论。

两种陪伴对于孩子的影响,可能截然不同。

若父母一直应付孩子,亲子之间就会产生隔阂,矛盾渐生。

在孩子的世界里,大人的关心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陪伴孩子贵在用心,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哪怕花了功夫,也都是无用功。

如何陪伴孩子幸福成长,首先应该静下心来,用心陪伴,真正了解孩子所需。

2

陪伴孩子需要尊重

“17岁男孩跳桥事件”的背后,是无数父母的痛心疾首。

这个才读高中的男孩和妈妈发生争执,被妈妈的言语刺激后,委屈得直掉眼泪,竟然在车来车往的桥上冲出车门,跳下大桥。

桥下,是一条就此消逝的鲜活生命;桥上,是大哭着捶地,后悔不已的妈妈。

其实孩子没有犯多大的错,妈妈也不会想如此惩罚孩子。

只是一个气得破口大骂,一个委屈得有口难言,导致了脆弱的孩子当场崩溃,选择轻生。

父母陪伴、教育孩子,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尊重。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是不是个优秀的父母。

对你来说,孩子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可对孩子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

若孩子做错了,请你先了解清楚事实,理解他的立场,不要一股脑地发泄情绪。

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网上有这么一封孩子写给爸爸的信:

爸爸,我多想对您说“我想歇一会儿”,可我不敢,您太严厉了,根本不知道我有多累。

爸爸,那天我英语测试只有43分,您直接往我头上、身上扇巴掌,我真的很害怕。

爸爸,您可以改一改暴躁和喜怒无常的脾气吗?

就算我知道您是恨铁不成钢,但我更怕最后我会恨你。

……

孩子的心灵是很纯净的,只要父母放低姿态,敞开心扉,就能和孩子成为朋友。

不辜负,不打击,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需要被尊重,被信任。

3

陪伴孩子需要耐心

著名演员陈乔恩曾在节目上坦言,小时候她经常被妈妈痛打,一直“活在恐惧中”。

如今哪怕她已经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

童年的经历,确实能够影响人的成长,甚至成为一生阴影。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确实少了几分耐心,动不动就要打要骂。

“我也不想发火的,但实在没耐心,就忍不住了。

没有父母愿意对孩子发火,但对着最亲的人,反而更容易失去耐心,已经不想好好说道理了,只想痛打一顿,让他们记住教训。

可这样只会让孩子叛逆,变得“越来越坏”。

一来,他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父母没有将道理说明白。

二来,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所以更喜欢和父母对着来。

陪伴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尽可能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考试又退步了,怯生生拿着试卷让父母签字,父母的反映有两种。

第一种:

“就考这么点分,你怎么这么笨!我不想再管你了!”

第二种:

“跟妈妈说说还有哪里不会,我们一起研究,好不好?”

如果家长一味发泄脾气,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很失败。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一定不能让孩子以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孩子就会出现强烈的得失心、功利心。

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疑难,跨过学习难关,是聪明家长的做法。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4

陪伴孩子需要平常心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人之常情。

可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教育都比不过脚踏实地的教育。

当父母意图让孩子走上捷径时,有可能正在把他们推向深渊。

记得有位家长认为,名校教育远比孩子学校老师的教育好,所以他给孩子办了退学,让孩子在家学习。

学什么呢?学他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名校慕课课程。

学校本不答应,但拗不过家长的偏执,只能同意孩子在家学习一个月。

一个月后,孩子回到学校,反而变得更加内向,甚至表示不想有同桌。

单元测验时,孩子成绩直线下降,大受打击。

超前教育,只走捷径,真的会害了孩子。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这种班、那种班,一旦发现孩子成绩下降,立刻送他们去补习,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实际上是,家长的输不起,才让孩子无法更好地起跑。

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陪伴孩子,都需要平常心。

揠苗助长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之上。

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是一个一对一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育孩子的漫漫长路,需要每位家长、每位老师用平常心对待。

俗话说:心平常,自非凡。家长在陪伴孩子时,没必要神经过敏,自找麻烦。

不妨先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大事。如果没有触及底线,就没必要失了理智,大动干戈。

陪伴孩子并不简单,所有人都得静下心来。

仔细观察,耐心陪伴,用平常心去了解孩子,去帮助孩子,为孩子创造幸福明天。

—End—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经「教师E家」(ID:jiaoshiEjia)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