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才女武亦姝613分考入清华: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父母的这四种能力

 风蚀残年72 2019-07-05

点击查看精彩短片【武亦姝飞花令惊艳众人】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

背后都是努力的父母

作者 / 苏沫

十点视频原创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轮番登上微博热搜,其中有一位大家比较熟悉的面孔,她就是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诗词才女武亦姝。

两年前那个身穿汉服的长发少女,一时间在网络上圈粉无数,被赞誉为“国民才女”。

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气质,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酷爱诗词的少女学的竟然是理科,而且今年高考以613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从来不会站着一个无能的父母。

就像武亦姝妈妈所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能拉开孩子差距的,从来都是父母的软实力。

真正的教育,拼的从来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父母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人只看到了武亦姝被清华大学高分录取,却没有看到她父母背后一日日用心的陪伴。

武亦姝母校的校长在一次讲话中着重提到家风的问题:“武亦姝的爸爸每天4:30之后就不用手机的,专心陪两个孩子。”

试问就这一条,有几个父母能做到?

武亦姝的爸爸是名律师,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工作必定也是很繁忙,他肯定会因为这个严苛的决定,错过工作上的重要事宜,然而他愿意把4:30以后的时光都给孩子。

武亦姝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重新诠释了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在这个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依赖的时代,家长和孩子之间总是隔着一个手机的距离。

你和手机有多亲密,你和孩子就将多疏远。

很多时候,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都以为在孩子旁边坐着就好。

就像同事吐槽:“同为父母,我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也不少啊,也陪伴了这么多年,不是辅导班就是兴趣班,虽然不奢望她成为武亦姝那么优秀,至少给我一点看得见的变化吧?”

这样的吐槽我们经常听到,在生活中不难看到,很多家长虽然人在孩子身边,其实心早已远离。

游乐场外围,一圈妈妈低头玩着手机,自己的孩子费劲力气仍然爬不过那个高高的台阶,寻求帮助的小手挥到没有力气,妈妈也没有看到。

孩子在写作业,陪读的我们不是看着电视,就是刷着手机,偶尔点开视频不小心还会发出声音,孩子也会不自觉想玩。就算不玩手机,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会一直抱怨孩子的各种缺点。

很多家长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却不知道这份陪伴是有高质量要求的。

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是身体陪着,更是全身心都在孩子身上,并且注重陪伴的方式和效果。

不过度控制

如今的学霸早已不是以前的书呆子形象,他们大都兴趣爱好广泛,而且全面发展。

武亦姝是理科生,她却偏爱诗词,经常花大量时间在这个上面,便如此她的父母仍允许她有广泛的爱好,并不会强加干涉。

他们觉得学习只是武亦姝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武亦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扮得飘飘亮亮,也可以上网玩游戏,甚至能和父母聊一聊喜欢的男生。

在最繁忙的初三冲刺时,武亦姝心血来潮想要一身汉服,因为她喜欢那种宽袍大袖的飘逸感。

如果是平常的妈妈,一定会骂孩子关键时期不好好学习,哪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

而武亦姝的妈妈不仅支持女儿穿汉服,还夸女儿有创意:“好哇,你有1.8米的身高,如果再穿上华美的汉服,一定会惊艳整个校园的。”

从那之后,只要是不需要穿校服的日子里,武亦姝就会穿上妈妈为她定制的汉服,并且在身上揣一本诗集,仿佛是从《诗经》中走出来的佳人。

武亦姝涉猎范围不仅延伸到汉服、云锦等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上,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

就在前不久复旦中学的毕业典礼上,一首名为《红墙边》的毕业歌曲也是武亦姝作词,并且参与了作曲。

父母的不过度控制,让武亦姝的人生大放异彩。

然而中国大部分父母最擅长的一件事情,就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控制。

在中国的家庭里,父母就像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孩子好像只能服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而不是只会死读书。

父母不过度控制,孩子才能自由飞翔,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拥有平常心

武亦姝并不是一开始就很优秀,进入初中时她的成绩并不是很好,甚至是以垫底的成绩入学,但是父母并没有因此责罚她。

武亦姝说:“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就不高,只要学习态度好,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儿去。”

对于武亦姝来说,成绩并不是她努力的方向,而且父母也并不将成绩与物质奖励挂钩,只要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且父母的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他们都会给她买。

有一次,奶奶对武亦姝说:“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他们。”

妈妈却解释说:“对父母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并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成绩如此,生活亦然。

《诗词大会》之后,武亦姝一夜爆红,很多媒体邀请武亦姝当模特或者艺人,这是一条充满诱惑的黄金路,武亦姝的父母却毅然拒绝了。

他们没有拿孩子来炒作,也没有让她过度曝光,而是以平常心面对这份荣耀。

在父母的影响下,武亦姝也能抵挡住成名之后的各种诱惑,被自主录取后还是按部就班在学校安心读书。

一颗平常心,是一辈子的财富。

父母拥有平常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自然也就树立了乐观平和的心态。

榜样的力量

其实,武亦姝的爸爸妈妈,也不是不曾想让她“赢在起跑线上“。

从幼儿园开始,武亦姝就要学着认字,还要学画画、背古诗,这样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让她产生了逆反心理。

有时候爸爸妈妈刚走,武亦姝就把书本扔了,偷偷溜出去找小朋友们玩去了。

面对爸爸妈妈的责备,武亦姝不服气:“我好累,需要放松,你看那么多的孩子放学后都能玩,凭什么我不能啊!”

武亦姝的妈妈是教师,她想尽办法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然而用处都不大。

一次去朋友家时,武妈妈发现朋友的孩子非常爱读书,便跟朋友取经,没想到朋友说他们根本没有刻意培养过。

朋友的家里藏书很多,空闲的时候,全家人就在一起读书交流,几乎家里的每个地方都能随手拿到自己喜欢的书。

武亦姝的爸爸妈妈触动很大,他们这才意识到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在玩,却把孩子关在书房里学习,这样孩子难免会有抵触情绪。

从那之后,武爸爸不再下棋了,武妈妈也不去打麻将了,他们一起陪孩子看书、绘画。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武亦姝渐渐从厌学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位知书达理的中学生。

这颗蓓蕾,也在爱的浇灌下绽放,进入中学后武亦姝的成绩迅速提升至班级前十名,完美逆袭。

说再多“好好学习”,都不如自己拿起书本做榜样。

就像一句话:“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后面,都有别人家的父母!

虽然说孩子的教育跟家庭情况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相关,可是永远不要低估他们父母的努力。“武亦姝们”家庭教育的成功,绝不是只是优渥的家庭条件所能带来的。

经济学教授曾在《魔鬼经济学》中提到这样一个大数据分析结论:父母自身性格、习惯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就。

孩子是一株幼苗,家庭就是他们成长的土壤,父母就是他们的阳光。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栽培孩子之前,努力修正自己,因为父母的境界和层次将决定孩子的未来。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一起陪伴,一同成长。

想要孩子成为这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作者:苏沫,不争不抢不强求,种花种草写文章,一手职场一手写心,用文字温暖你每一个夜晚。(微信公众号:sumoshine,头条号、企鹅号“苏沫育儿”)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苏沫”关注作者十点号。本文十点视频原创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