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代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

 百灵和鸣 2019-05-08

在古代,女孩子十三四岁被称作豆蔻年华,婉如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所以她们还未成熟,更不具备花儿应该绽放的美丽。但是如果花开了那就意味着要凋谢,即便再美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所以,女孩子十三四岁为人生的至美阶段,很朦胧。而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更是将十三四岁的少女描绘成一副如痴如醉的画面: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QQ浏览器截图20190508095256.png

古代人口基数原本就不大,加上持续战乱不断,所以导致人口锐减,从而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秦朝之前,很少有女子十三四岁就出嫁的情况,而经历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及楚汉之争,汉朝建立后全国只有两千万出头的总人口。所以,朝廷不得不提倡早婚早育,并做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施,目的就是刺激人口快速的增长,好恢复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如果百姓不响应朝廷的号召,自己家的子女到了十五还未出阁,那么就需要交纳多于平时五倍的赋税。如此一来,老百姓迫不得已只能将女儿早点嫁人。因此,无奈的供需关系决定男子只能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古时候二八年华是女子最好的年龄,而十三四的女孩也就差个一两岁,比标准值更嫩点,肯定很受欢迎。

这年纪少女正值情窦初开,这时候嫁人,既能保证她一生身体也好,心思也好,都属于一个男人。现在的小姑娘也是那时候就开始怀春了,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不说交了几个男朋友,就是没男友的,动心思的也一排了吧。QQ浏览器截图20190508095308.png

所以,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对女性是极其不公平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少女十五六岁婚嫁也有好处,之后二三十年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美,夫妻关系会很和谐,到没姿色时已经是几十年老夫妻了,感情会很稳定。现在都是赶在好年华的尾巴嫁人,结婚没几年就人老珠黄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婚姻不稳定。

其实关于这个结婚年龄的问题,即使是现代,各个国家的政策也是不同的!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伊朗法定结婚年龄为9岁(不忍直视)

荷兰法定结婚年龄12岁QQ浏览器截图20190508095319.png

法国法定结婚年龄15岁

菲律宾、韩国1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