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酒一次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力天度心 2019-05-08

中国酒文化悠久,喝酒的利弊,你都知道吗?

喝酒的文化,现在很多的国家都一直流行着。
有的人喝了酒会觉得能够产生灵感,有的人是为了促进人间的感情。
有的是为了养生,喜事需要酒的存在,不好的事情也需要用酒来解决。可以说酒这个东西占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但是有的人本来是一个十分温雅的人,因为酒喝多了理智就没有了。
而且现在很多的人不会去喝高品质的酒,市面上也多是勾兑的酒,喝完这些酒根本就对人没有什么好处,对于自己的身体还不知道有什么伤害。
其实酒每个人不是不能喝,是要把握一个度。
这是避免有的人因为喝酒进了医院,有的人因为喝酒产生了猝死,有的人因为喝酒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图片


喝酒的文化在我们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也是我们的一个文化瑰宝,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的跑偏了。
今天要说的就是我们的白酒对身体的利弊。
所谓无酒不成宴席,几个朋友聚会,如果坐在一起光吃饭不喝酒,那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人喝,有人不喝。
前一段儿因为身体出了些小故障,遵照医嘱一直没有喝酒,但是参加过几次聚会,终于体会到,当桌上只有你一个人不喝酒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百无聊懒,生不如死。

“我真不能喝。”
“为啥?给个理由先。”
“中午刚喝过,明早还有事”之类的理由就不用说了,说了等于没说,根本没人理会。
“开着车呢。”
“谁让你开车了?知道喝酒还开车?”
劈头盖脸先是一顿训斥,然后告诉你:“别开了,车就放在这儿,或者找代驾吧。”
所以,如果真不想喝酒,唯一有效的理由就是:“前一段儿因为身体有事,医嘱不能喝酒!”
如果想表演得更真切一点,还可以虚情假意地加上一句:“应该没事吧,要不我少来点?”

那么醉酒一次的伤害有多大?

这是喝酒的一项专家新研究,它挑战了人们对喝酒传统的新看法!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那什么叫大酌呢?通俗的理解为大醉。最为贴切的状态形容就是酩酊大醉、烂醉如泥,醉得头痛呕吐、语无伦次、六亲不认、喝断片儿等等,这些情景,生活中时常可见。
为什么大醉后会“一反常态”或“解放天性”呢?
简单来说,大脑包含数以百亿的神经元,按照神经递质来区分,神经元分为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神经元是和谐共处的,并保持了微妙的平衡状态,机体才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当大量的酒精摄入,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让大脑的活动变慢。
而且,酒精作用于不同职能的神经,就会造成不同的身体伤害:
当负责逻辑判断与情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减弱时,就会行为怪异,语无伦次;
当负责处理记忆的海马体神经活动减弱时,就会“断片儿”,酒醒后不记事儿;
当负责呼吸的脑干神经活动减弱时,呼吸就会减弱,进而危及生命。



同时,酒精进入人体后,人体还会发生很多变化:
首先,抑制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人的排尿比喝进去的酒还多,这样就会造成脱水,
而头痛就是大脑缺水的症状之一。
其次,酒精随着血液到达肝脏,并且在肝脏进行代谢,酒精会转化成乙醛,然后再转化成乙酸,在这个过程中,乙醛虽是中间产物,但它对身体的“毒性”却是酒精的10-30倍,喝得越多,对肝的伤害越大。
而且,无论是不胜酒力还是千杯不醉的人群,其实都无法改变酒精对大脑神经活动的抑制作用。

最新经专业人员的研究发现

醉酒一次,大脑伤六周!
这还不是醉酒全部的危害。
近日,西班牙和德国联合研究发现:喝酒一次,大脑会持续受损6周,这个研究结果挑战了人们的传统看法。
研究员圣地亚哥·卡纳勒博士说:
“事实上,酒精对大脑的伤害远不止于宿醉的那个早上,在那之后的至少6周,大脑神经元的‘沟通交流’都在发生改变,神经信号传递持续受到限制。”
所以,那些“睡一觉就好了”、“酒醒了就没事了”、“喝啥吃啥解解酒”的想法,统统都是耍流氓,就跟掩耳盗铃似的,这种不经意间的危害,是防不胜防的。

图片


当然酒对人有帮助的一面,曾经读过一则故事:
古代有个人患了关节炎(中医叫痹症),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四出求医,偶宿客舍,夜不成眠,一瘸一拐下楼寻找茅坑,却在小屋拐角处见到一缸酒,便横着由性,引颈畅饮,成心醉死了事,不知喝了多少反正已经不省人事。次晨被人发现,救醒过来,不想那一身病骨如被换了新零部件似的,全然康复了。他顿觉奇怪,察看酒缸,却见里面盘有一条蕲蛇。


如何喝酒不伤身呢?

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小酌”,最好不沾酒,如果逢年过节、工作应酬需“大酌”,
那就请收好这份“减轻喝酒伤害”指南吧。

图片


(1)空腹不喝酒

空腹喝酒,是很多人的习惯。这样酒精会被快速吸收,很易喝醉;最好在喝酒前吃点油腻食物,如肥肉、猪蹄,利用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以保护胃免受酒精渗入胃壁,延长体内乙醇的吸收时间。
(2)喝酒时吃绿叶菜
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也可吃一些豆制品,其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猪肝等动物肝脏,也能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
(3)小口慢慢喝
有些人喝酒豪迈,是又快又大口,这样非常容易醉。因为快速喝酒,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迅速上升,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最好是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这样就有足够时间来分解乙醇,乙醇量越少,越不容易喝醉。
(3)酒不混着喝
一边喝酒一边喝可乐、汽水,是不是很酷?但是,碳酸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更不要一杯啤酒再来一杯白酒,接着一杯葡萄酒,多种酒混着喝,这就非常容易“喝趴下”了。
(5)多喝白开水
“感情深一口闷”?喝白酒时,切忌一口闷,且多喝白开水;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都有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
(6)酒后吃点水果
俗话说:“酒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酒后可以吃一些甜柿子类,果糖含量多的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谢掉。

                                                                                                                  ~度心~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