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不能用今天语义去理解,原文详解!

 黄昌易 2019-05-09

《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不能用今天语义去理解,原文详解!

老子

樵夫曰:大多古圣先贤,以恬淡虚无追求长生得道为要,以淡泊明志追求心身清净为基,不受红尘俗事所累,所以他们广大无边的智慧,对心身是大有裨益的,但要论经世致用,我们还是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中儒典更明显,只是儒典也是易道的延伸,这个根基的作用更大,更值得深入挖掘领悟!若浅尝或望文生义,就难以窥察端倪!第二章重点讲了能量转化守恒的自然原理,懂得了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原则,以下第三章的内容仍是承接第二章主旨而来,由理及用,逐渐深入。第一章内容为《道德经》全文的总囊括。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樵夫解:贤,名也;货,利也;欲,邪也。自古圣人修心养性,先要淡看名利,后要屏除邪欲,方得清凉自在,恬淡虚无!所以从处在农耕文明的家国来讲,不要过度推崇选贤任能的机制,造成老百姓惟名是争,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样下去会心身浮躁,不务正业之风盛行;不去过度炒作哄抬稀有物品,造成老百姓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坑蒙拐骗,贪婪掠夺,这样下去会人情冷漠,金钱奴役之风盛行;不让邪欲横流,这样才能民心安稳。(以上适合安居乐业的农耕文明时代,农耕文明时期以农业为主,生活简单,过度选贤或崇商是对自给自足的农业不利的,我们需要辩证看待!)从道家修心养性层面来说:身即是国,心即是民,心安身即定,淡名利,屏邪欲,自得清净无为之所,久之大成也!

《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不能用今天语义去理解,原文详解!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樵夫解:(此段文字从修心养性的层面来讲要更符合气理,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等字眼尽是修心,既然提到了国和民,道又是个玲珑体,千见千应,还是从今来双解,大众看得明白!)因此圣人调理心身或家国的法度,心要如虚空一样广大包容,丹田之气要调和饱满坚固(或腹满经纶),意志要像水一样柔软润泽(上善若水不宜过刚),固本强元,则根源坚固,法性圆通。经常要让心(民)无忧无虑,注意此处无知无欲,无知不是没有知识,无欲也不是没有欲望,结合上下文气理,无知应是没有私心杂念(或是机谋权变投机取巧伎俩),无欲应是淡泊名利没有邪欲心身不受干扰(或是安居乐业本分守己),不可望文生今义,让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那还怎么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顺其自然才是最健康的农耕文明发展方式。要让投机取巧的智者不敢胡作非为(或是抑制内心意念和机巧贪婪兴起或膨胀),只有真正达到了清静无为的状态,心身或家国才会得到全面调理,舒畅流通!

《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不能用今天语义去理解,原文详解!

樵夫曰:道即是德,德即是道,此两者都是清而上者,应为一。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在隐无形,在显为化,无处不在,见之草木,见之百花,若得不得,无得自得,寂然不动,空空如也,云开雾散,迷尽障消,看山即山,看水即水……关于《道德经》第三章中的“常使民无知无欲”,又该如何正确理解才符合原文本义?您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我有一支笔,带您品古今;

百卷轻灵过,三教笔尖寻;

更有世间象,谈笑似风云;

天生山野汉,娓娓道经纶。

言有不足处,欢迎指与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