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更加了解自己,读懂他人。 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个帖子:帖子的开头介绍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刚入职的员工莉莉,对于周遭很是冷淡。 平时做什么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站在一边,见了其同事不打招呼也不理不睬。 上级布置给她的任务,她做完了什么也不说,遇到困难也不汇报。别人有事需要帮忙想不起她,也不找,同理,有什么好事,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即便是出去培训,总是被安排在最后一个。 和莉莉同期入职的小羽则不同,平时待人热情。 别人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她都会主动出手,并且让人感觉很舒服,不会觉得欠了她多大的人情。 领导安排的事,她做完了会第一时间反馈结果和效果。 一天,单位某核心部门需要有人去做两个月“临时工”,领导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她也照惯例欣然前往。 两个月一过,她的工作关系早被定在了那个核心部门,“很意外”地迈出了职场第一步,节奏上就比别人快了很多。 同部门的领导是这样评价两人的: 莉莉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怎么和其她人拉近关系? 小羽时时刻刻都在和别人建立关系,这样别人做什么都会想到她,难事可以锻炼她,好事可以成就她,正反她都在受益。 无非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受点苦和累罢了。 针对这个故事,帖主将其引申到了人情世故上。 人情世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属于社会知识的范畴。 它能够帮助我们个人缓和与其她人之间的紧张度,也比较容易让其她人感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与建设性,从而建立质量不同的链接。 有的人能借钱,有的人能共饮,有的人能讲真话,有的人只是点头之交,这些不都在于链接的质量吗? 而人际链接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际敏感度。 有的人开始际遇较好,有的较背,但后续走向却因她们对人情世故的敏感度、理解度、付出度、承受度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职场轨迹,而起初的差异早被踩在了脚下。 如何与上司搞好关系? 如何与同事和睦相处? 如何找到驱动下属的关键点? 我们联合国内专业的心理学品牌壹点灵,为你推荐「职场人际敏锐度评估」。 本测评将帮助你看透人际交往问题的本质、洞察职场人心、深入了解自己在职场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并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 |
|
来自: 東泰山人 > 《生活学\职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