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1岁被踢出董事会,不甘心失败再次创业,47岁靠卖牛奶挣来100亿

 了明y 2019-05-09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瓶装水、果蔬汁、乳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农夫山泉、怡宝、统一、汇源等,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不错成绩。在乳制品方面,伊利蒙牛、光明共占据70%的市场份额。但光明乳业慢慢掉队,乳制品市场由三足鼎立变为二圣相争。多年来,在伊利和蒙牛的背后,还有一段十分富有戏剧性的商业故事,这一切还要从伊利创始人郑俊怀牛根生说起。

1982年牛根生进入回民奶食品加工厂(伊利前身)当一名刷奶瓶的工人,1983年郑俊怀出任厂长,两人从此相识。牛根生通过努力一步步做到伊利副总裁,分管经营事业部,伊利80%销售额都是来牛根生的部门,他的能力和处事风格得到员工认同。1993年郑俊怀通过股份制改造,成立伊利集团,出任董事长。

1996年伊利上市,已经合作13年的好友,可以说都很成功。但好景不长,两年后,牛根生发现工作阻碍越来越大,一个副总裁买一个扫帚都要审批,他找到了郑俊怀反应,从言语中看出了老大哥的不信任。此时牛根生才意识到深陷困局,之后选择辞职,在辞职的过程中,上演了一部商业版《汉献帝三请曹丕称帝》,这一次郑俊怀成了剧中的曹丕。

离开伊利之后,牛根生去了北大进修,在安静的校园环境中,他对16年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总结反思,就像春蚕一样,褪去自身不甘和浮躁,变得更加沉稳,走出北大的他即将展翅高飞。

1999年,一个机会悄然到来。原先跟随自己打拼过的兄弟都被伊利免职,找到他之后,希望能追随他干一番事业,牛根生一看,几乎奶制品行业精英都站在身边,最难得到的人才他全都有,之后创立蒙牛乳业。

创立之初,陆陆续续有很多老员工都过来跟他,牛根生明白蒙牛的优势在于人才,通过生产外包的方式积累资源,但很快受到伊利的打压,没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牛根生急中生智,采用秘密的方式,和哈尔滨一家乳制品企业签订协议,派驻高管接管这家企业,帮助企业提供效益,蒙牛第一批产品从此地出厂。当时伊利是乳制品企业龙头老大,而且处处打压蒙牛,想要夹缝中生存,只能出其不意,这一次牛根生采用“背靠大树好乘凉”策略,以伊利为标杆,提出“向伊利学习,争做内蒙乳业第二品牌”的策略。

一夜之间,全城300幅广告牌全是蒙牛的广告,让老百姓知道了蒙牛,之后部分广告牌被砸,在外人看来是一件坏事,但牛根生却利用这次砸广告牌事件营销,让老百姓对蒙牛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他将“向伊利学习”广告语印刷在产品包装上,再次获得了市场的好评。就这样在一次次打压下,蒙牛不仅没有败退,反而越做越大,成为业内销量黑马。

创业仅3年,牛根生将蒙牛提升到国内知名品牌,成为中国企业成长百强冠军。牛根生凭借过人的智慧将蒙牛从1000名之外带到了行业第4的位置。2002年实现营收4.59亿,此时的伊利营收是40.1亿。蒙牛真正家喻户晓,是在2003年,蒙牛成为“神舟五号”赞助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蒙牛随即在全平台发布公益广告“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那一刻,中国人把对神舟五号,对整个民族的自豪感和蒙牛品牌连接在一起。2005年蒙牛收入达到108.25亿元,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第一。

功成名就,回报社会。2005年蒙牛在港交所上市,牛根生捐出自己所有的股份做慈善。也是在这一年,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因涉嫌挪用公款入狱,被判6年,也许这就是天意。牛根生信奉“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在伊犁时,他把部分收入分给低下的兄弟,任蒙牛总裁期间更是将80%年薪散给了员工、合作伙伴及有困难的人。2009年牛根生辞去蒙牛一切职务,专职做慈善,被《凤凰周刊》评为全球四大捐款巨头(其他三位是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之一。

在牛根生和郑俊怀相遇的22年中,2005年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从共同奋斗到分道扬镳,继而在乳制品行业相互较量。不能单纯的用对与错来看待两人的过往,从另一方面说,正是郑俊怀的打压激发了牛根生的斗志,成就了蒙牛这个巨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形容牛根生一点没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