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中的“空不异色”

 木香草堂 2019-05-09

    当着孩子,父母须为自己的所有言行负责。因为孩子的一切均模仿父母,像接收器一样,若孩子将这些模仿的东西带入学校或社会吃了亏,那么只能证明父母的言行有问题,并非孩子之过。因此,父母不该一味地抱怨问题孩子,那无异于将自己的过失推卸给孩子,如此,孩子要么切断与父母的交流,要么对抗父母,要么将这种推卸责任学到手并带入他的将来。

    打骂出一个第一名叫“强制定做”,却容易忽略孩子自身内在的需求。其实所有的成绩或败绩都不重要,重要的获得或失去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引导为积极和正向,比如获得成绩时不骄,摔倒失意时勉励,如此,孩子会创造出更多的成绩。所以教育要兼顾“必须做”和“喜欢做”,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强求必须做,那么就容易不喜欢做;若只强调喜欢做,那么就容易丧失责任感,不想做就不做。

    教育本身不单是唯物或唯心,过于唯物,教人只重成绩,忽视感受,那么人将来或许只重业绩、政绩,或只看豪车,只看钱,却不管它们是怎么来的。过于唯心,会太任性,全看心情,那么将来他可能只凭兴趣,只求感情,忽视物质生活。正确的教育是二者兼顾,不侧重任何一方,在物质和精神两者之间调整(与环境的关系),所谓中庸。

    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产品,而是由点点滴滴的言行引导和传递汇集而成。教育出的成果叫健康成长,该产品的优劣,直接反映出教育者的水平,任何瑕疵都会暴露无遗,且看不见,摸不着。比如孩子的习气和修养,全都会受父母(或老师)影响,却不是看得见的成绩或礼物等能换来的。但将来孩子安身立命的,又都是这些品质,而非单纯的成绩。

    许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智商,却忽视了孩子的情商。这其实是一种固有而错误的思维方式:只关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却不关注那些看不见的,如情绪和感觉(能量)等。要知道,一切看得见的东西(物质),都是看不见的东西(能量)转化而来,就如同能量可以转化成物质(空不异色),比如爱可以缔造生命,愉快可以产生兴趣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