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我,又是怎样的人呢浅说辛弃疾的大义与小节

 江山携手 2019-05-09
秦时赵高的一手小篆、宋时高俅的一脚足球,都足以让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他们的迷弟。而当个体的雕虫小技进而成了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小聪明时,古今多少人都在辨别一个时代或个人的大义和小节!
近段时间有机会重读辛弃疾词,并在网上收集阅读了他的一些生平轶事。
铅山人对辛弃疾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因为辛弃疾充满爱国情怀的民族大义,因为辛词英雄主义的豪放悲愤,更因为辛弃疾在铅山郁郁寡欢度过的晚年!“廉颇老矣”——英雄迟暮的惋叹时隔千年犹在耳畔!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在金国长大的辛弃疾看到了百姓的疾苦,于是辛弃疾从小就开始勤奋地习文习武,尤其是酷爱研习古人的兵法,他自幼就养成了侠义之气,立志为民族复仇雪恨。
辛弃疾虽是书生,但从来不把自己摆在书生的位置上,他是一个爱国的将军,无论在哪里都怀揣着一颗英雄的心,于是有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满腔热血尽数融于诗词中。他的一生很难说清是被词耽误了的将军,还是被破碎山河耽误了的大词人,抑或就是传说中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才!
辛弃疾熟稔军事,勇冠三军,23岁时万军丛中取叛徒首级如探囊取物,获皇帝连点三赞。辛弃疾一生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倾诉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一开始宋朝开始准备攻打大金的时候,他十分激动,自告奋勇请战,可是却没有被任用,皇帝和其他大臣也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最后,朝廷失败了,损失很惨重。
宋朝上下因为这次失利就变得害怕胆小,大多数人变成求和派和投降派,开始与大金采取求和的政策,对大金唯唯诺诺,辛弃疾十分的难过,他始终觉得是用兵错误导致了这次失败,这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宋朝的实力比大金弱,可是朝廷上下并没有人听他的。他针对这次失利写了很多奏折呈给皇帝,里面是各种绝妙的用兵战术,然而,他的奏折却石沉大海。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整个大宋朝廷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是沉迷享乐,完全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了,这让辛弃疾很是心痛。他多次谏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被重用,而是被皇帝厌弃,被其他求和派和投降派官员排斥和抵制。
然后仕宦沉浮,7次被弹劾免官,罪名是“横征暴敛”“好色贪财,淫刑聚敛”等。
奇怪的是,每次被免官,他收拾行李走人就是,自己一律不作申辩。他被弹劾免官的原因不少,最典型的有两方面:
茶商起义时,他派人去做工作劝降了起义军。但他言而无信,把起义军的头领押到江州处决后,随即在一天之内把其他的800余人全被杀掉。举报者认为他有滥杀无辜之罪。
江西旱灾严重,粮食歉收,物价飞涨。辛弃疾任职南昌,在大街小巷贴出八字告示“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市面物价顿时稳定下来,朝野都认为他不知杀了多少人。
地处沿海的福建经常有海盗出没,治安状况不好,辛弃疾甫到福建上任,做的头件事就是把关押的全部囚犯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杀掉。理由很简单,他认为这地方实行安抚没用,需要严刑酷法治理。的确福建的社会秩序在短期内就恢复了正常,但谁也不知他杀了多少人。
最典型的莫过于淳熙八年前,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建造“稼轩”庄园,史书载这庄园的规模:筑室百楹,财占地十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耒耨之为者。东罔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靡,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砚有渚……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理学家朱熹算见过大世面的人,据说竣工后他进去一看就惊讶得张开嘴合不拢,因他从没见过如此规模和排场的庄园!
辛弃疾有一妻6妾、9子2女,加之管家仆役丫环,至少是个三十多口人的大家,日常开支肯定不菲。辛弃疾最多算是省部级官员,其中免职闲居的十多年没俸禄。此外在平常交友时,他出手十分阔绰,如对新朋友刘过,不仅刚认识就在家款待一月有余,还先后共计馈赠1100贯钱。
据冯梦龙《情史》载,辛弃疾6个侍妾中的田田和钱钱,经过他悉心教育培养,能诗善书,给他当私人秘书兼枪手,经常代其给友人写信及唱和诗词。后人臆测,辛弃疾留存于世的六百多首诗词中,或许就有田田和钱钱的作品。
按现在的说法,辛弃疾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宋会要辑稿·黜降》载,辛弃疾“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就是说他奸猾贪婪残暴,在当湖南安抚使期间,不择手段搜刮民脂民膏。朝廷虽然为此罢了他的官,但并没有把这事调查落实后的结论公诸于世。
朱熹在《与黄商伯书》中述:淳熙八年,辛弃疾做私家生意,用挂军牌的商船贩运牛皮,途经南康军时被本人查缉,却谎称运送的是军用物资。我实在不便处理啊!老朱是辛弃疾的铁哥好友,虽写信给黄姓朋友聊此事,但并没有去告御状,不然罪名应该会成实锤。
成为政敌攻击和舆论关注的重点后,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朝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处理他。
1207年秋天,朝廷又一次想起用辛弃疾,让他到临安府赴任。但诏令还没有传到,辛弃疾就已经病重,卧床不起了,自然无法上任。这一年的九月初十,辛弃疾因病而逝,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很多人习惯将一个人脸谱化,非好即坏、非此即彼,两极分化,似乎人不是七情六欲的人,而是一个格式!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除非是神。一个有瑕疵的人才是符合人性的。辛弃疾传奇的一生,是“开一代词风”与“矢志恢复中原”、“报国无门”和“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一个民族英雄铿锵悲壮的一生;更是取大义舍小节的一生!
有人怀大义而无小节,有人怀小节而无大义,有人既无大义亦无小节,如果都按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去辩证一个人的好与坏,那么,你和我,又是怎样的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