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安三笔”之空海书法——《风信帖》欣赏

 韭花小筑 2019-05-09

“平安三笔”之空海书法——《风信帖》欣赏

日本的书法史上有所谓“三笔三迹”名家,其中空海、嵯峨天皇和橘逸势三人被尊称为“平安三笔”,他们都是公元八世纪(中国唐代)的日本书法大师,而空海为最,被称为日本的王羲之。

公元774年,空海生于赞岐国多度郡弘田乡,自幼有神童之美誉。公元804年到达中国,并在长安学习密教。空海归国后,将从中国带回的大量物品献上给嵯峨天皇,其中除佛教经典外,还有《欧阳询真迹》、《大王诸舍帖》、《不空三藏碑》及其他诗文集等。

空海擅长诗文,深谙书画之理。空海的书法,公认为真迹的有如下几种:入唐前的《聋瞽指归》;在唐期间的《三十帖册子》;归回日本后的《风信帖》、《灌顶历名》、《金刚般若经》、《崔子玉座右铭》、《真言七祖像赞并行状文》等。

空海在中国的那个时期,颜真卿故去不到100年,是褚遂良、欧阳询这样的大师辈出的时代,而柳公权则是与30岁的空海同龄的年轻人。可以说那个时代是中国书法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很多大师都集聚长安,空海和尚学习书法的条件很好。

据后来日本人舟桥秀贤所作的《弘法大师书流系图》,空海的脉系为:'蔡邕一蔡琰一卫夫人一王旷一王羲之一王献之—智永一虞世南一徐浩一韩方明一空海一嵯峨天皇。从这个流系图中可以看出空海书法的来头很大,而且很纯正。

空海书法不单有师承上名分,而且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空海书法本身就作品而言同样可以成为大师,本文配图图片就是空海和尚的《风信帖》,妥妥的二王一路。

空海和尚从大唐带回日本国的,除了佛教经典外,还有《欧阳询真迹》、《大王诸舍帖》、《不空三藏碑》等大量书法真迹和法帖,当时日本的嵯峨天皇也非常喜欢书法,于是空海又变成了嵯峨天皇的书法老师,天皇常召请他人宫,切磋书艺,清谈唐风志向,彼此建立的深厚友谊介于师友之间。

由于嵯峨天皇的信任,空海圣眷尤隆,在天皇的支持下,空海确定了日本佛教界领袖地位。

 《风信帖》由于卷首有:'风信云书'四字而得名。风信帖第一通书札,挥洒率意的行书线条,自然且富于变化;第二通用笔雄健庄重、格调清新高雅;第三通以潇洒的草书为之,显得飘逸清澄,有白云飘浮秋空之感。三通信札充分地显示出王羲之尺牍式的娴熟纯正的笔法和晋唐风韵。此件作品被推定为空海四十岁左右时的笔迹,堪称大师遗墨中之白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