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企业(不管民营国有,也不管内资外资)都有一些中层管理人员或多或少在消极怠工和磨洋工。这群人的主要症状是:
1、守纪律,按时上下班。8:00上班,7:59一定已经在办公室,6:00下班,6:01分,一定已经离开办公室。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一般是破罐子破摔的人,这种人反而好办,用劳动纪律就能处置。 2、不占公家便宜。从来不在发票报销,蹭公务用车之类事情上有把柄,自己情愿骑自行车也不会占一点公家便宜。这种人知道吃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3、高度廉洁。不吃请,不收礼,早餐路边吃面,午餐单位食堂排队,晚餐回家吃。有人请吃饭,立即以你要害我拒绝;有人送礼,立即当面打电话让办公室的人来取。更极端的还有:不接可能来勾兑的客户或合作者的电话;不在项目立项、可行性评估和设计审查之类文件上签字,出事不负责,成功不分功。 4、非常听话。让开会,就认真做好开会笔记;让发言,就把领导话重复一遍(当然会增加若干感叹副词);让表态,就说:事情太大,一时还没有领会贯通,需要回去召集同志们再研究研究。 5、工作积极。一有任务,立即布置给下面,一定会在上级下达任务文件前面加上一段鼓励的话,诸如任务重大,使命光荣等等。至于下面最希望知道怎么干的路径指导和关键节点提醒,一概没有。因为不想承担失败后自己出主意错误的责任。 6、小心谨慎。下面碰到工作困难上来找,首先查上级文件,看有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就等上级下达文件再说,工作宁慢不错。项目停摆,那是事出有因,项目烂尾,那是情有可原。反正责任不在我。 7、善于协调。如果碰到下级扯皮打架,首先讲一通大道理,例如我们是五湖四海的同志,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之类,然后让他们自己协商解决。至于矛盾积累,同室操戈,内讧不断,正好做仲裁者,谁也离不开我。 8、善于综合。年终总结,把下级总结报告汇总,再加上两句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不好,经济下行压力太大,取得成绩不够,有负领导信任,问心有愧之类。 9、绝不犯错误。第一不去找事,第二事情找来了,尽快二传出去,第三实在传不出去,就以拖待变(一般大多数事情一拖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第四不能拖的,就去找领导讨价还价,先预留退路。 10、善于出思想。一旦事情与己无关,领导要群策群力,能够口若悬河,博古通今,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失败教训成功经验讲到奥巴马施政得失,至于最后问到底怎么办,从哪里入手,就一笑而过:啊啊,我是乱说,具体怎么做,还看同志们的高见,尤其是要靠年轻人们的闯劲(忽悠年轻人当敢死队)。 等等,等等。 这些人的本来职责是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他们不找问题,所以就不承担处理问题失败的错误(只要处理问题,就有失败可能,谁也不是神仙),所以他们也不存在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自己找上门来,一躲,二推,三拖,实在甩不掉,就跟领导要条件,条件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当然条件到位,这些人是有能力三下五除二把问题解决掉的。但是从此就形成一个惯例,只要是这类问题,就得给我这个条件。 这种人,其实是很有操作经验的,他们因为打的仗太多,胆子越来越小,也就越来越油。对这种人,你还没法轻易炒鱿鱼,因为他们很会自保,一般都掌握着一块关键的资源或通道,在决策层或者企业上级部门有支持,而且绝对没有把柄让你抓,业绩也绝对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出头,不落尾,因为他们选择的位置让你无法明确定义他不努力或不敬业。 他们磨洋工或消极怠工,就是在趋利避害。 企业里面,对这种人真的很头痛,尤其是一个资历不深的总经理上来,看到这种老油条,心里都发憷,他们不怕骂,不担心炒鱿鱼,死猪不怕开水烫,你随便。 但是不能激励这群人努力主动的工作,其他人就会看着你,他们也不会去当炮灰。这就是所谓羊群效应。我相信大多数管理者都或多或少见过这种人。 曾经一个这种老油条在我离开后,一次偶然碰到,聊天聊得高兴,推心置腹跟我说:木秀于林必毁于风,我已经伺候过五个总经理了,哪个上任都是豪情满怀,然后黯然离开。你当时一来,我就知道你做不久。因为环境就是这么个环境,你再有才华,再有责任心,没用,大环境你是改变不了的。最后还要嘱咐一句,今天话说到哪算哪,你别告诉别人。 结果是消极怠工和磨洋工的人的职业生涯比奋勇拼杀的人顺利,活得更久。 不过跟个人性格有关,让我学他们磨洋工和消极怠工来自保,我还真做不到。不是不懂,是不屑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