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考主观题难上难我们该如何应对?

 昵称43137341 2019-05-09

主观题重点明确,不会有偏的,细的,最主要是要练习读题速度,分析思维,写熟,写全。

很多人之前写过的题,还是会漏,表述不全,遗漏给分点。

所以大家练习不要去写偏的,难的,怪的,重点集中写重要的部分,如刑诉的证据,特别程序,二审,附带民诉这几个就是历年常考的,民诉管辖,当事人适格,证明责任,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再审这几个常考,可以参考历年真题看看。

每天都写疑难案例,并不会有实质的提高,遇到还是不会,关键在于怎么把会的写快一些,写好一些,不丢分,挤出来的可以去翻翻法条,做不会的题。


01

关于论述题

由于论述题出题形式的灵活性,我们无法总结出一个“万能公式”来供考生填充,即使存在这样的“公式”,我们也觉得这只会限制考生的视野和思路,因此,下文通过“矛盾”分析的方法帮助考生梳理论述题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矛盾”——材料说了什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论述题的出题思路就是希望考生就材料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阐述,而这个问题必定体现为辩证法原理上的“矛盾”。一般而言,阅卷老师对于能够一下子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的文章都有比较好的印象。因此力求在文章中将材料中的主要矛盾开门见山且精准地归纳概括出来。

第二步,分析“矛盾”——体现了什么原理?该原理含义如何、理论依据何在?

在找到材料中的矛盾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该矛盾中反映出来的法律原理进行分析。考生需要在大脑中搜索有关法理和宪法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以及各大部门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并把这些高度理论化的知识与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在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首先,这个矛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体现了什么样的法学理论? 

其次,应当对该原理或理论进行定义解释。可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但在回答的时候应当要注意使用法言法语,避免口语化的语句。最后,就该原理与题目所设的语境相结合,对该“矛盾”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需要考生通过所学法学知识,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发掘更深层次的理论,这也是最能体现考生理论深度的地方。

综上,对于“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是什么”、“什么事”“为什么”。当考生回答完这三个层次的问题之后,就需要进入矛盾的解决阶段。

第三步,解决“矛盾”——如何解决问题?

在论述题的作答过程中,矛盾的解决往往需要考生对矛盾的双方进行必要的“取舍”,或者在没有办法进行“取舍”的情况下,考生也要通过设定条件的方法进行取舍,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才体现论述的价值。

不论考生最终选择哪个角度来论证,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有得高分的可能。但得分的关键在于论据的支撑和论证的条理。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最好用分点的方法来论证自己观点, 并在结尾进行总结。

上述答题思路并非万能,考生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题目进行融合变通。

02

关于案例分析题

01表达尽量专业。

除了援引法条之外,语言应当多使用法言法语,少使用生活语言。譬如,“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分别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都负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这一表达正确。“警察他们都要把违法的证据去掉”,这一表达错误。

02回答力求简洁。

问题问“是不是”、“对不对”,就答“是”或“否”、“对”或“错”。没有问为什么或者要求阐明根据的,无需回答理由。

如果需要回答理由,只要不是理论题,不要掺杂个人观点,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作答。基本答题模式为:“根据《刑诉法》(或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本案中,……。因此,……。” 案例分析题是踩点给分,不会给所谓的“辛苦分”,即不要指望你字写得多老师就多给你几分。关键是要回答精准,譬如问:“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包括?”只要判卷老师在你的答案中找到“公、检、法”三个字,就会给分,否则写再多也不会得分。

03援引尽量准确。

由于司法部提供法律汇编,援引法条时最好能够精确表达,譬如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条第2款之规定……”。但如果脑海里有法条的印象,却实在检索不到法条时,也可以表达为“根据《刑诉法》相关规定”,后面的内容应当尽量契合法条原文。

此外,在援引法条时需要注意,《刑诉法》和《六机关规定》可以适用于全部诉讼阶段,公检法都需要遵守。但是,《公安部规定》主要适用于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执行等工作,《高检规则》只适用于检察院的审查起诉、监督等工作,《高法解释》只适用于法院的立案、审判、执行等工作,如果题目考查侦查问题,结果你引用《高法解释》的规定,就没分了。

03

关于法律文书题

法律文书绝对不像原来“答对就给分,不答对就不给分”。这样来说吧,同样的一段文字叙述,如果形成了法学思维方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方法论,在语言风格上肯定有体现。娴熟的掌握了一些法言法语,同样的一个事,大体的意思,同样的两个同学用两百字来表达,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对于法律文书题的复习,只需要看几篇常规法律文书的写作格式即可,更多的还是需要通过案例分析题及简答、论述题的训练去锻炼自己的论证、说理的功底。

法律文书的基本结构

法律文书的固定结构分为三部分:即首部、正文、尾部,各部分的具体内容为:

首部包括:

(1)制作机关、文种名称、编号;

(2)当事人基本情况;

(3)案由、审理经过等。

正文包括:

(1)案情事实;

(2)处理(请求)理由;

(3)处理(请求)意见。

尾部包括:

(1)交代有关事项;

(2)签署、日期、用印;

(3)附注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