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思明居士 2019-05-09

1424年秋,身在京城监国的太子朱高炽,正在督促臣子们准备迎驾的相关事宜。

之前的接驾由于朱高煦的从中作梗,朱高炽曾被朱棣怪罪,所以他这次愈发的小心谨慎。

成祖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依然宝刀未老,执意兴兵北伐。此次前往大漠,却是遇到了蒙古人的做鸟兽散,并没有遇到一股敌军。所以,成祖的大军只得班师回朝。

数天前传入京城的战报上说,大军即将奔赴榆木川,不日即可回师,让朱高炽做好接驾的准备。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朱高炽虽然对最近几次北伐颇有微词,但面对朱棣的蛮横无理也只能持保留意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朱高炽不禁想起现在还在囚牢里蹲监狱的户部尚书夏原吉。

1421年秋,成祖朱棣决定亲征鞑靼时,夏原吉站出来,以财政不足为由,极力阻止朱棣兴漠北战事,因而惹怒龙颜,被朱棣抄家下狱。

这夏原吉,是在户部任职的“三朝元老”。他于洪武十五年始入职户部,历任任户部主事、户部侍郎,至永乐四年的时升任为户部尚书,可以称得上是资深财政官了。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传闻这个夏原吉时常将户口、府库、田赋等数字写成小条,放于袖中,以便随时翻阅。因此,他对国家财政状况,可以说是权威了。

他那“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的谏言,可谓是善语良言,处处在为朱棣谋划。

可惜,朱棣太过自负,未听其劝阻,并按照原定计划启动了近几次北征。

此次是成祖朱棣的第五次北伐亲征,在大漠未寻找到敌军动向时,便由于粮食耗尽,被迫返回,未有尺寸之功。

可笑的是,因此而被朱棣关进牢房,并被抄家的夏原吉,一生勤勉为国,却因阻止这劳民伤财的战争而获罪。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试问,哪个为了一己私欲而一心拍马屁的臣子会为了百姓忤逆皇帝?又有哪个一心为国而被抄家的臣子家中,除了皇上的赏赐之物只有些破烂衣服和瓶瓶罐罐?

可惜了这位为国为民的能臣,蒙受了这不白之冤!

正为夏原吉鸣不平的朱高炽,突然接到手下人的密报,说杨荣回来要见太子。

杨荣随朱棣北伐,却先于帝师回京,却是为了给朱高炽报丧,朱棣终于因为连年征战,身体不支,患病去世于榆木川。

连同朱棣去世消息一并传来的还有朱棣去世前的遗言,其它的大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唯有一件却让朱高炽大感意外。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那就是朱棣在弥留之际,说了“夏原吉爱吾”这五个字。

朱高炽虽感意外,却也明白这是父亲对这位老臣的愧疚。

夏原吉曾经在靖难之后被人捉到朱棣面前要求杀掉,理由是夏原吉为建文帝朱允炆筹措粮饷时不遗余力,算得上是朱棣的敌人。

朱棣看他是个人才,没听别人的话,给他个左侍郎的官,让他继续呆在了户部。

夏原吉就这么在户部继续老老实实地做着他的事,并给朱棣提出了三十多项针对赋税徭役等制度的建议。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永乐元年,浙西发大水,夏原吉在数为大员均无功而返的情况下,去了浙西。他一到地方,便利开始着手治理水情,他身穿布衣,不用伞盖,站在一线指挥,终于治住了水情。

随后,他也治住了永乐三年发生在浙西的饥荒。

永乐四年,夏原吉正式接替了已故的郁新,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开始了掌管着大明朝的钱袋子。

夏元吉任户部尚书后,经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得“国用不绌”,国家财政状况大为好转。迁都北京、增置武卫百司、派郑和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等耗费巨大的一系列壮举,他都功勋卓绝。

他完全可以说假话,去迎合朱棣征北。可他却在朱棣已经发怒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实话实说,阻止征北。

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一个令朱高炽亲自去监牢请出山的户部尚书

朱棣去世前,一定是看透了这一层关系,才会有如此感慨。

朱高炽在处理并安排了手中的事后,决定亲自去监狱中,见见这个品质优良的财政大臣,并请其出山。

牢中的夏原吉当听说成祖朱棣薨逝的噩耗时,只是伏在地上痛哭,让朱高炽大感伤心,只能一边流涕一边安慰这位老臣。

最后,朱高炽征求夏原吉的意见,写了诏书,诏令了成祖死讯。并将夏原吉释放,令其重新回到户部,继续掌管大明的钱财。

夏元吉一生为官兢兢业业,忧国忧民,终于在六十五岁之际,在《明实录》修成后谢世。其一生经历了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5代皇帝,堪称明朝“五朝元老”。

【参考资料:《明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