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安全】安全的患者交接

 hghhphf 2019-05-09

Safe patient handoffs

Consistent, quality communication

Nurses help lead efforts on safe patient handoffs and transfers

持续、高质量的沟通

护士在患者安全交接和转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译自: Susan Trossman, RN,January 2019 American Nurse Today,图片来自网络

       在医疗保健机构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患者交接工作。从入院到出院,要确保交接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这似乎是一项困难的事。为此,护士们总是在孜孜以求地寻找一些方法和工具来确保每个患者在交接和转送时更加安全。

【看似一般却非同寻常】

      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TJC)在2017年9月12日的警讯事件(Sentinel Event Alert)中指出,“患者交接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高质量的交接却很复杂。”TJC将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定为交接中的常见问题。也就是,提供患者信息的人(交班人)与接收信息的人(接班人)的之间可能存在的“期望失衡”。交接信息不足或沟通不畅都将导致错误的信息传递和其他不良事件。

      早在2006年,TJC在美国患者安全目标(NPSG)中就提出了患者交接时的沟通问题,并在4年后将其作为患者交接工作的标准。但是,交接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也促使TJC发布警示并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患者交接的顺利进行。

    “有效的患者交接是保障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担任2017年TJC主席的温格(Justin Winger) 博士在审查美国护士协会(ANA)急诊科护士分会(ENA)的患者交接转诊工作时,发表上述感言。

      温格说,大多数护士在给药时倍加小心,深知给药过程一不小心会给错药,后果严重,这种谨慎意识在学校学习时就已经根深蒂固了。然而,传统上,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没有将患者交接与给药注意视为同等重要 ,因此交接患者的内容可利用度并不高。

      温格表示,在急诊科,有效的患者交接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因为它们经常发生在不同层级的医务人员(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和技术员)之间。

【急诊科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给住院部护士提供的交接报告非常不统一,”美国堪萨斯城儿童慈善会医院急诊科质量改进协调员斯科特(Amy Scott)说,“急诊部的护士告诉住院护士他们觉得重要的内容。如果病人的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急诊科护士会直接把他们转到新的科室。因此,病区的护理人员经常会觉得急诊科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不够了解并且在急诊室里未给病人做处置。“急诊科护士也经常给病房护士打电话以询问是否有空床,这些操作都缩短了护士对患者的照护时间。

       为了加强患者安全,斯科特和一组护士致力于开发和实施标准化的患者交接工具和流程,其中包括注册护士之间的交接工作,以及对从急诊科转到病房的患者,急诊科护士与病房护士需进行面对面的床旁交接班。此项目的目标是在2017年3月之前启动并运行新流程。为了帮助员工学习这一过程,斯科特和护士还特意创建了相关培训材料和视频资料。

      关键的组成部分叫做PITCH(pre-inpatient telephone call handoff),即住院前电话交接。急诊科的注册护士电话呼叫相应的病房护士,而接电话的护士不一定是负责接管病人的那个护士,因此住院护士可以有时间为病人准备病房和床铺。同时,急诊科护士也能为病区护士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疾病诊断、语言需求,患者是否需要吸氧或隔离以及相应的社会问题。此时,通信护士需要确定患者转移的时间,是否接收患者到该病区或让该病患留在急诊科继续接受诊治,并且选择患者转运方式,例如轮椅,平车或床单位的转移。

       当患者从急诊科转到病区时,病人的交接工作需要双方护士面对面地进行床旁交接,而不是单纯地在急诊科或者在病区进行。

     斯科特说:“护士在报告时会经历一个标准化的过程,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为患者提供信息。”该标准化流程的大致过程为:首先向住院护士介绍患者病情和家庭成员关系,并核实患者姓名和过敏情况。它还包括疾病诊断、既往病史、生命体征、疼痛评分、以及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重点评估。然后护士登录计算机,检查医嘱单和药物管理记录,并寻找尚待解决的问题。交接护士一起检查静脉点滴处皮肤状况和点滴速度,以及患者有无其他伤口。最后询问病人家属对该病例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疑问或者有遗漏。

       斯科特说:“住院部的护士觉得他们的交接活动做的越来越好了,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也为我们更好地照顾患者提供了条件。”

       斯科特表示,护士和家属都对病人的标准化转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在实施工具和流程的120天后,他们的依从性达到了90%。此外,这种协作方法能够帮助急诊护士和病区护士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临床途径和评估内容,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尽管如此,斯科特和团队成员接连召开会议,以解决一些交接工作中所存在的“痛点”,例如如何优化换班和拥有足够多的运输设备时的病人交接过程。

       这一安全举措在2018年ANA质量和创新会议上得到了分享。

【像1、2、3一样简单】

       如何确保患者实际流动情况下实现无缝隙护理,可能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然而,通过一个创新项目, Heather Runnels和一个跨学科团队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旨在帮助病人、医生及护士实现更为安全和高效的患者入院、病区与急诊之间的转诊过程。

       根据患者服务部护士长Runnels的说法,这个项目是在社区医生表达了直接让病人进入巴吞鲁日湖区医疗中心的困难之后发起的。 在Runnels和她的团队开始系统地检查他们医院当前管理患者入院和转诊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是该程序的繁杂和低效性导致了照护延迟和对护理结果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优化患者入院和转科的过程,Runnels说。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设立一个集中的患者转诊中心,使其作为所有患者流动的入口点。医生需要接受患者入院三步法的学习,该三步法模型以患者转诊中心的来电呼入作为整个流程的开始。护士和其他主要工作人员也学习了这个流程。

       在呼叫转诊中心之后,接诊护士完成接收患者的初步评估,例如处理医生的入院医嘱和检验项目,然后将患者交给新创建的快速入院单元上的护士。根据Runnels的说法,在那里,经验丰富的护士会进行从头到脚的入院评估并开始执行护理计划,例如药物管理以及其他干预措施。

       快速入院单元位于重症监护室之前,采用敞开式病房结构设计,方便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状态变化,并在必要情况下进行快速转移或进行更高级别的护理。Runnels表示,该单元病患的平均停留时间约为1小时。

      当相应病区有床位可用时,快速入院护士会向接收病患的病区护士提供详细的交接报告,病区护士不再承担患者初步入院基础工作。

    “我们希望确保所有护士都能在同一页面上获得所需的信息,”Runnels说。

       根据Runnels的说法,使用BSAP(背景、情景、评估、计划)在整个医院以标准方式提供交接报告。给出患者的病史,讨论当前的急性医学问题,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摄入量和输出量以及护士进行的系统评估审查与初始护理计划一起转发至患者接收处。自转诊中心和新流程于2017年4月开实施始以来,Runnels表示患者安全状况有所改善。 

     “患者因为没有病人信息的丢失而感觉更安全了,“Runnels说。”并且此举最大的好处是改善了沟通,包括在患者交接期间的沟通。自从这个过程落实到位以来,护士接受到他们病房患者的反映一直都是积极的。“

【最终结论】

       温格博士说在交接期间实施标准化的沟通方法包括I-PASS(疾病严重程度、患者总结、行动清单、情况意识和应急计划,接收者综合复述)和SBAR(情况、背景、评估、推荐)等助记符辅助都至关重要。急诊护士协会的立场声明强调了这一点,该声明还指出,参与患者交接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临床判断水平。

    “护士应该合理利用设备,选择一种适当的格式,以便准确传达所有相关的患者信息,”温格说。“如果重要信息丢失,患者安全就成了问题。

【原文】

  https://www./consistent-quality-communication/

【温馨提示】

  本文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仅供参考学习。

【相关链接】

 【患者安全】护理缺失: 患者安全的一项关键指标

 【患者安全】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护理:一种护理教学模式

 【患者安全】近115年护理史上的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护理人为因素中的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护理院 . 抗生素该怎么管理

 【患者安全】 延伸医疗护理: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

 【患者安全】护理缺失与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护理与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警讯事件--第14期 居家护理的火险警讯

 【患者安全】健康照护模拟训练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安全】居家医疗照护服务

 【患者安全】安全第一:护士守护着您一生的健康

 【患者安全】长期照护中的安全问题

 【患者安全】 缓解医护人员的认知负荷

 【患者安全】警讯事件 第44期 医护人员疲劳与患者安全

编译 刘璟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审校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