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养身体

 南山梵境 2019-05-09

养,即调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长之意。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涵养,通达心胸,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以滋养调理周身。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目的。

中草药外用养生法更能改善人身体的各种状况,使人延续衰老,且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养生美容的效果。它是利用热水促進人体的作用,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通过毛细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且又不会出现口服过量导致不良的情况。

春季:春三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虽然阳气在不断复苏,可是初春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三月小雨飘飞,湿滴滴的天气也让人没精神,“寒湿从脚起”,祛湿驱寒依然不得怠慢,春季养生很有必要。

①驱寒祛湿

春季阴雨绵绵,在机体生发的阳春三月,因天气潮湿,身体易积聚水分,身体也感觉总是重重的,这是体内湿气重的一种表现。体内的寒、湿之毒,通过中药泡脚,洗浴,促进血液循环,可加速排除。

配方药材:老徐长卿、防己等

② 预防春困

春乏秋困。初春微凉,人的身体也容易有倦意。而且春季气温回升,细菌湿气遍布在空气之中。用中药泡脚能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配方药材:五味子、川芎等

③ 预防感冒

春天气候多变,尤其是初春,乍暖还寒,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鼻塞、咳嗽、打喷嚏。中药洗浴可以刺激穴位,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配方药材:冬青叶小檗、川赤芍等

 夏季:夏季湿气正当令,湿气阻滞在脾胃中,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表现,夏天炎热,导致贪凉,又吃比较多寒凉的食物,直吹空调、电扇等。殊不知,寒邪和夏季的湿气就悄悄的郁积到了你的体内,要是不及时祛除的话,等到秋冬季节的时候,就会容易引发胃痛、四肢关节酸痛、腹泻等一系列病症。

①祛湿解暑

夏季天气炎热,又多雨,空气湿度变化快,身体难以适应,又加上夏季多喝水,导致体内湿气较重。

配方药材:婆婆丁等

②促进血液循环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较为疲惫,运动就会减少,体内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导致手脚麻痹,身体乏力,没有精神

配方药材:伸筋草等

③调理脾胃

夏季暑湿之气较重,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让人出现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

配方药材:丹参等

 秋季:秋季气候变化快,而且大风降温天气又多,风干物燥,如果预防措施不得当的话,一些细菌和病毒就会侵害人们的肌体。而中药泡脚,洗浴不仅可以防病治病,还能提高免疫力。因为,中药材泡脚,洗浴是通过温度和药物利用皮肤的御邪、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针对局部及全身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①预防感冒

由夏至秋。天气忽然转凉,身体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且秋季天气变化较快,忽冷忽热,容易造成感冒

配方药材:生姜等

②温肺理气

冷飕飕的秋季到了,人们感到一股凉意,有些人又出现咳嗽,气血不足的症状使用中药材药包调理身体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配方药材:艾叶等

  冬季:如今已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开始转凉,一到这个时候好多人都会感到手脚冰凉,所以泡脚养生便成了很多人入秋冬的习惯。而我们的药包无疑是消费者最佳的选择。

①驱寒温体

冬天到来,天气寒冷许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四肢麻木的症状,这是由于体寒的缘故,因此需要选用更适合驱寒的药材来调养身体。

配方药材:生姜等

②皮肤皲裂

在冬天容易皮肤干燥、易皱裂,冬季天气干燥,身体水分不足,皮肤干,甚至手脚出现冻疮。

配方药材:桂枝等

③气虚力弱

冬季气温低,人们也很少外出锻炼,气血流动也有所不足,身体素质也有所下降,渐渐的会感到四肢乏力,浑浑噩噩,没有精神。

配方药材:党参等

 随着社会 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下降,免疫系统弱化,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老年人体力衰退,机体抵抗能力变弱,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多数青年人选择外出,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

党参、黄芪等—体虚,神疲乏力

附子、桂枝等—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小便清长、腹泻

归、白芍等—头昏眼花,心悸失眠

 以前我们说到养生,大家第一印象都会认为这是老年人才干的事情,只有老年人才需要“养生”。因为大家的固有观念是:年轻人身强体壮的没什么毛病,老年人人老体弱,需要保养。现在,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了。越来越多的老年疾病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被疾病所缠身。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年轻人不注重日常生活保健,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磁石、菊花等—失眠劳累

寻骨风、透骨草等—血液循环

良姜、香附等—调养胃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