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蓝 字 即 可 关 注 ?? 巴塞罗那是一座色彩斑斓、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浪漫意外的城市,每当说起它的名字,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恒久不变的爱情主题,似乎除了巴黎外,巴塞罗那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个将浪漫风情当作全部的城市。 ——伍迪·艾伦 为什么会选择去西班牙,除了一众好友的无差评推荐外,我自己内心深处的原因其实是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奥维耶多的古老青石小巷,西班牙热烈潮湿的夏夜,情深款款的西班牙吉他,天才建筑师高迪的加泰隆现代主义建筑作品…… 这场三人行的游戏在精致的画面和浪漫的音乐映衬下流淌着所谓爱的迷惘,给我冲击力最强的除了斯嘉丽的青春与随性,就是男主的前妻玛丽娅(Penélope Cruz饰)那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神秘热烈的美,那种奔放与洒脱,直击你的内心让人对西班牙充满了向往。所以艾伦自己也说,这部电影是他献给巴塞罗那的一封情书。 《午夜巴塞罗那》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q074769omqy.html 为了读懂这封情书,经过14个小时的飞行我到达了巴塞罗那安普拉特机场。四月的西班牙温度还是很低,整个城市不太同于我的想象,透着一股冷清,进入城市区域,昏黄色的灯光出没在西班牙建筑与深巷间。刚刚抵达,时差的作用让人无比倦怠。找到路边的一家tapas,坐在路中间的棚子下吃着第一顿海鲜饭,路边的有演奏着手风琴的卖艺人。恍然间有种不真实感,这是不是我在寻找的巴塞罗那呢? 人们为什么爱西班牙?西班牙盛产情歌、弗拉明戈舞、斗牛士和疯劲儿十足的艺术家。这听起来无一不是满满的荷尔蒙,像是混着香精的一口烈酒,让你彻底明白什么样的狂放不羁都可能被认同、被欣赏。 在巴塞罗那的五天,我把白天大多献给了高迪的建筑。第一天就去了圣家族大教堂,这个教堂一共有三个立面,目前只完成了东侧的诞生立面和西侧的受难立面。朝东的“诞生立面”,讲述关于耶稣诞生和幼年的生活。朝西的“受难立面”,讲述耶稣的受难和死亡、复活。朝南的尚未完工,也是最大最豪华的“荣耀立面”,讲述耶稣死亡、末日审判、地狱以及最后的荣耀之光。诞生立面大部分是在高迪生前完成的,受难立面的风格迥然不同,完全是新建筑家的风格。一个个方块脸里,其实看不太出受难的意味,反倒是充满了未来感,有点天外来客的感觉。 相比教堂的外观,我实际更喜欢的是圣家堂的内部,高迪是一个很喜欢以自然作为设计灵感的建筑师,走进圣家堂的内殿就好像置身于一座巨大的森林,顶部如同开满了一朵朵花瓣,而墙壁上的巨大窗花又给予这片空间不同的色彩过渡。冷色调与暖色调的结合,增强了教堂的感染力和庄严感。 参观进行到一半,教堂放起了祈祷词和圣歌,即使我这样坚决的非基督教人士,也觉得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庄严肃穆的力量。 如果说圣家堂毕竟还是拥有着传统宗教意识的严肃感,是高迪倾尽一生心血的正剧大戏的话,那么米拉之家和巴特罗公寓,这两座高迪设计的私人公寓,可能更自由地展现了建筑师的想象力与诙谐感,像是小品让你能够一窥这位建筑师的奇思妙想。我在巴塞罗那入住的酒店就在格拉西亚大道的米拉之家对面,进进出出都可以看到这座流线型的建筑。 “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 我丝毫不懂建筑设计,无法对建筑的用料、空间设计、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去发表什么评价,但是我喜欢这些建筑,愿意看一看的更多想法是: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或许在还是孩童的时候,很多小朋友会幻想过住在鱼的肚子里,想象着旋涡与水花把他从床上带起飞向天空飞向大海,所以我自己的感受,高迪是一个保持着童心一般的创造力的建筑师,看这些内部架构,这些奇形怪状的设计,这些屋顶上外星人的烟囱,有的修长有的丰腴有的扭捏,一些像是士兵还有一些像是拥有很多嘴的怪兽。或许也只有在巴塞罗那,在西班牙,这样自由浪漫的气氛里,愿意给予建筑物以生命的气息,愿意让艺术家肆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即使不被理解或者被我们这种愚人各种曲解。 其实,在巴塞罗那,可以欣赏的建筑物远远不止高迪的建筑,随意路边的一座小公寓,也是造型丰富,打破着一般的建筑思维。我想,巴塞罗那的浪漫或许也是因为它是一座实验性质的城市,它生长的方式在于降低了设计的门槛,在“设计即日常”的气氛中,所有建筑、摆设、造型都能显现出蓬勃的创意力。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当下的美学意义,并没有去追逐那些刻意的厚重亦或是现代,它的独特、它的创意是每个建筑师、设计师深入骨髓的一种感觉,是溶于这个民族的整体脉络中的。这样想来,高迪的出现好像也就顺理成章了一些。 古埃尔公园是高迪四大建筑中的最后一座。我到达古埃尔公园的时间并不好,那天下午的风很冷,古埃尔公园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空间,分不出哪里是入口哪里是出口,加之天气的寒冷,我的参观也变得相当马虎了,走哪看哪,走马观花。这座公园原来是高迪为奎尔伯爵计划建立的一个社区,后来被政府收购作为社区公园开放。这里最有特色的应该就是磁砖拼贴而成的色彩灿斓马赛克,和控制水闸的彩色蜥蜴。 这些随处可见的小鸽子,特别有镜头感,和人相处的很惬意愉快~ 《午夜巴塞罗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里那些巴塞罗那随处可见的民间艺人,那些路边的吉他演奏大师,跳舞唱歌的人群。在古埃尔公园总算是看到了演奏吉他唱歌的人,又听到了那首熟悉的西班牙歌曲《Quizas quizas quizas》。 我们特别熟悉这首歌应该都是因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以至于我听到这首歌的第一感觉,总觉得应该是在闭塞阴暗的小房间里,穿着旗袍的女人倚靠在墙边,还得加上摇曳的红酒杯和手边的烟,似乎才够味道。 于是,已经等不及想要去一探巴塞罗那夜的魅力了。 兰布拉大道是巴塞罗那有名的步行街道,这里又叫流浪者大街,据说全世界流浪者都来这里云集,只要有两把刷子可以博人眼球、逗人开心,都有机会得到摆摊许可证,画肖像、耍杂、卖唱、街头活体雕像、自制手工艺品等等。因为是晚上过来,一路的“流浪者”并不多,但是店铺还是灯火辉煌,小商品也是色彩缤纷。在路上还偶然看到一个色情博物馆,玛丽莲梦露在阳台上站成著名的姿势,朝过往的人群挥手。 这里夜晚的热闹程度丝毫不比白天逊色,人们三五成群聚在酒吧门口,吃着tapas,喝着sangri,享受夜晚微凉的风,就着夜色感受巴塞罗那的无限风情。这样的饮食方式更代表着典型的一种西班牙生活态度,方便、随意、享乐主义,几样小食、几杯小酒,今天又是惬意的一天。遗憾的是到达兰布拉大道已经是晚上,著名的波盖利亚市场已经打了烊,要怪只能责怪某一个说会营业到夜里12点的攻略了。下图只能用马德里的菜市场凑个数吧~ 在兰布拉大道的中心位置有一个美食广场,各式的餐厅和酒吧热闹非凡,在这里尝了名声在外的火腿、海鲜汤、土豆的tapa,看来往的人群,喧嚣成群,三四十左右的大叔们反倒是这里最热情的人群,跟着演奏音乐的民间流浪者就聚在一起跳起舞来。这样的时刻,会让我想起电影里的场景,想起巴塞罗那独有的passion。 在这座美食之城里,可以尽情满足的当然还有口舌之欢。龙虾、螃蟹、扇贝、火腿、蘑菇、土豆、羊腿、烤鱼都是这里饭桌上的常客,当然顿顿不能少的就是桑格利亚酒,喝到每天都是迷迷醉醉,可能就是这样的状态才能享受最纯正的巴塞罗那。 当然巴塞罗那的夜生活,还应该有音乐、酒、和有趣的人。 这家叫做Harlem Jazz Club的爵士音乐酒吧位于哥特区,这个风景优美的街区遍布标志性的古欧洲风街道和巷弄,小巷的墙壁上都是各种涂鸦。 这里的演出从夜里11点刚刚开始,我已经在漫长的晚餐里喝的醉醺醺。以至于演出到底演了啥,丝毫并没有了印象,只记得我的同伴和五六十岁的老夫妇聊得多么愉快,后来拉手跳起了恰恰;只记得长了毛毛胡子的西班牙男生开心地来和我们的干杯;只记得性格开朗的在英留学出来旅游的新疆妹子妖娆的身段…… 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很巴塞罗那了? 或许这里,就是一个连矜持都是浪费的城市吧。它的热烈和浪漫带着些许的焦灼,像是这口后劲很足的酒,几时醒全看天赋了。 《午夜巴塞罗那》里,尽管Cristina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她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而Vicky连这一点都不清楚,她只知道周围人想要她做什么。Vicky那么理性,终逃不过常人的剪不断理还乱,Cristina率性而为,但也当止则止。然而我最喜欢的只有María Elena,那样极致的、狂热的、歇斯底里的爱情,那样美丽的嘴,那样纯粹的身体,那样完美的西班牙语和带着西班牙口音的英文。所以,她才是最巴塞罗那的样子。 喝完酒,打车回酒店,司机问:今晚玩得开心吗? 答:很开心啊。 司机便打开了音乐,摇摆起来。 哈哈,这便是我来寻找的巴塞罗那了吧。 如果喜欢记得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如果觉得内容有用 请帮忙转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