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之种植,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诗经》云:“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中的“芹”,即“水芹”。 水芹是一种近似于野生的蔬菜,长在水田里或浅池中。家乡高邮,气候及地理条件都很适宜它生长,因此盛产。 水芹,冬天上市,一直要吃到来年早春。人们食其嫰茎和叶柄,一般用来热炒。热炒水芹,清香扑鼻,味鲜浸舌,非常下饭。热炒水芹,起锅时,一定要滴醋。滴醋则更香更鲜,不知何故。水芹的茎,白色,乡人称之为“白子”。高邮水芹茎特长,故“白子”多。“白子”越多,热炒出来越上口。热炒水芹,可加配料。有加肉丝的,有加百页的,有加茶干的。茶干,最好用“界首茶干”。“界首茶干”,扁圆形,酱红色,肉细嫩黄,颇似鸡脯,味美香醇。当年乾隆爷沿京杭大运河南下,途经高邮界首,品尝后龙颜大悦。从此,“界首茶干”便列为贡品,名扬四方。到底是“天子”所青睐的,用它做配料,热炒出来的水芹,似荤非荤,似素非素,那味道真是令人叫绝。“水芹热炒界首茶干”,那是高邮人除夕餐桌上必不可缺的一道大菜。“芹”与“勤”同音——勤能发家,勤能致富;除夕餐桌上安排这一道大菜,图个吉利。还有一种说法,水芹的茎是管状的;除夕食了这一道大菜,来年可以“路路通”。 中国南方各地,有包春卷的习俗。水芹和虾米切碎,与肉糜同拌,可以用作春卷馅。“水芹春卷”风味独特,跟“荠菜春卷”或“韭黄春卷”有得一拼。 水芹亦可凉拌。凉拌水芹,须用“南京白芹”。“南京白芹”比“高邮水芹”白,白得像雪,很好看。用来热炒,“南京白芹”似乎不及“高邮水芹”。但“南京白芹”经得住焯,焯后色鲜质脆。麻酱油一浇,呱呱叫的一个冷盘。喝酒有它,酒要多喝。 提到水芹,就不能不说“碧涧羹”。唐代杜甫有首诗,名《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中有两句,曰“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这两句,译成现代汉语,意为“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水芹熬成香羹”。从此,人们便把这种香羹,称为“碧涧羹”。看来,杜甫不仅是“诗圣”,而且也非常懂“吃”。“碧涧羹”如何做?宋朝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曾作过具体说明:农历二三月,采水芹,用其茎叶,洗净,焯熟,细切;与加醋研磨的芝麻糊、五香、盐等,放进水中同熬。熬多长时间,并未交代,大概时间不会太短。“碧涧羹”源于生活,存于诗赋,历代文人雅士皆好之。此菜十分罕见,不妨一试,到底是什么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