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诗抄《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苏轼

 飞鸿雪泥028 2019-05-10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苏轼

其一

君谈阳朔山,不作一钱直。

岩藏两头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颇讶虞舜陟。

暂来已可畏,览镜忧面黑。

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

吉人终不死,仰荷天地德。

我来黄冈下,欹枕江流碧。

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

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

此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遥知丹穴近,为劚勾漏石。

他年分刀圭,名字挂仙籍。

(君许惠桂州丹砂。)

其二

少年带刀剑,但识従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其三

欲结千年实,先摧二月花。

故教穷到骨,要使寿无涯。

久已逃天网,何须服日华。

宾州在何处,为子上栖霞。

(楼名。)

其四

邻里有异趣,何妨倾盖新。

殊方君莫厌,数面自成亲。

默坐无余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绅。

其五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瘦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其六

君家玉臂贯铜青,下客何时见目成。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熏衣渐叹衙香少,拥髻遥怜夜语清。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君自南江赴任,不一过我。)

【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居士,北宋著名诗人、画家。王巩官位不高,但他一

生勤于写作,著有《随手杂录》、《甲申杂记》、《闻见近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以其正直的品格和豪气真情,活跃在北宋中后期的政坛上,为时人所敬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苏轼的好友王巩也受到牵连而被处置。御史舒亶奏曰:“(苏轼)与王巩往还,漏泄禁中语,阴同货赂,密与宴游。”于是时任秘书省正字的王巩不久便被贬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去监督盐酒税。

据(元)脱脱《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记载:宋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知湖州。言官何正臣、舒壹、李定等摭拾诗文表章中语,弹劾苏轼攻击新法、谤讪朝廷。这其实是朝廷内部党派的斗争,苏轼只是反对派藉以发难的借口。御史台派人到湖州逮捕苏轼,“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因高太后救解而神宗也爱重其才,到十二月庚申(二十八日),才释放出狱,(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据(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六《王巩传》记载:苏轼被贬,牵连了许多人,其中王巩被贬监宾州盐酒税。这次贬谪,对王巩而言,遭遇堪悲,“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但在广南生下了王皋。他仍然心胸坦荡,“安患难不戚于怀”。许多朋友对此赞叹不已,包括苏东坡,也十分感慨。王巩奉调回江西后,首先就是把在岭外作的诗歌数百首,寄给苏轼,让苏轼品题。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序》中说:“定国以余故得罪,……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洽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知人之浅也。”(宋)苏轼《苏轼全集·文集》卷二九《辨举王巩札子》说:“(王巩)顷者窜逐万里,偶获生还,而容貌如故,志气愈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