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心安处是吾乡

 Confucius365 2017-10-25 发布于江苏
遇见你一WaitingForYou 2017-10-20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

[1]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即柔奴。

[2]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3]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此词写于元丰八年(1085年)十二月。苏轼元丰七年(1084年)十月,被朝廷召还,十二月到京。到达京城后,与王巩(即王定国)会宴之时,即席创作此词。一些人认为此词写于公元1083年。是时,苏轼在黄州已经生活了三年,见到了自南国北归的好友王定国。王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险些遭受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被贬后,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南。在为好友接风的宴席上,见好友的侍妾柔奴唱得非常好,声音十分美妙,有种让人心静的力量。于是苏轼很奇怪,原本以为他们被贬至岭南,回来时应当憔悴不堪,于是问柔奴为何。柔奴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柔奴的回答让苏东坡内心大受触动,于是当即作此词。

在这首词中,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最后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在柔奴的经历和言语中,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当你到了那个地方,就将自己当作是本地人去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自己初到时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才能让自己的身心获得轻松愉悦。这不是说强行让人“便认他乡作故乡”,而是因为生活的需要,也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适。在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与《种桃杏》中也分别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和“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这首词既是赞扬柔奴那种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苏东坡自身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在今天,我们很多人也会由于工作、学习等种种原因而离乡背井。在良辰佳节之时,在夜半人物皆静之时,或是在被某种事物、场景触动的那瞬间,心中总有一个特别思念的地方,那是能让你内心安宁,让你感到轻松愉悦的地方。那个地方可能并非故土,但那就是你的“心安处”,就是你的“吾乡”。虽然有时候会不自禁地想那个地方,可是我们几乎都不愿意这样想起它。因为在离乡背井,特别是孤独一人的时候,那是我们心里的一道疤,想一次,便撕裂一次,想一次,便痛一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着让自己“心安”,学习苏轼和柔奴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学会与生活和解,将“他乡”也变成能让我们心安的地方,变成“吾乡”。

遇见你

欢迎关注遇见你!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