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众多居住在福永街道的人那样,闲暇之余,我喜欢去凤凰山逛一逛。我熟悉凤凰山的四季,熟悉吹过凤凰山的每一阵风。 春。2001年春。第一次去爬凤凰山,我没有走盘山公路,而是选择了山中捷径,那条小路蜿蜒着,绕过古庙,绕过放生池,一直通到山顶。小路略微狭窄,却并不凶险,两旁长满了茅草和不知名的花草树木。踏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往山上爬,有走在家乡某座大山里的亲切感。独自爬到山顶,迎着风,能远离南方的潮湿和炽热,俯看这座小城,令人不由得大声喊叫起来:“哎!哎……”喊过之后,平日里的枯燥和抑郁竟然都消失不见了。 夏。2008年夏。凤凰山广场入口往往是人员密集的,我领着幼小的女儿去爬凤凰山,指着莲花池旁“凤凰山”三个大字,给孩子讲凤凰山的传说,并不管她是否听得懂。每当我口中出现“凤凰”这个词,孩子的眼睛便瞪得特别大。门楼东侧的文化广场,沿用的是岭南特色的青灰色铺装,给人素雅古朴的气质。广场尽端有栖凤台,圆形台基高三层,托起翩翩欲飞的金色凤凰。我牵着孩子从沿溪登山步道开始,走向步福古道。一路上,我教孩子认识“福”字,一边教一边指给她看,这里、那里,还有那边,都是“福”。孩子高兴地在阳光里跑来跑去,嘴里含糊不清地数着:“4、5、6……”数到一半,她作势要将福字从石板上捡起来,取下来,送给我。她的声音尖细、清脆:“给!妈妈,好多福!”登山道999级麻石台阶,每级台阶靠外侧刻有“福”字,形成祈福台阶。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自己仍然选择固执地留在这里:我的孩子出生在这里,对她来说,这就是她的故乡。我希望她能在一个固定的、熟悉的环境里生成和生活。她最好别像我一样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秋。2010年秋。文友介绍我参与编撰《福永志》,工作完成后,我进入福永街道办上班,有了一份曾经梦想过无数次的可以双休的工作。我喜欢在秋天的午后,和女儿散步到凤凰山,我们能从福永凤凰广场主入口进,再到沙井观音庙入口,还能折回到西乡水浪坑入口的车行管理道路。我女儿在秋天长得尤其快,几乎能与秋风赛跑。她脚劲好,她说等她老了,还要到凤凰山捉蜻蜓。 冬。2016年冬。深圳的冬天多数时候是温暖的,适合到处观光。我们曾经无数次骑自行车经过的凤凰山大道,东接凤凰山森林公园,西接107国道,沿线有保持完好并拥有400多年历史明清古建筑的凤凰古村。我通常会选择从107国道过去,到凤凰古村稍作停留,多数时间是去拍两张好看的照片,古风的院落能拍出特别文艺的风格。绿道一直修到了山顶,骑到半山腰总能遇见几个骑共享自行车的游客被巡山的社区保安拦住,不让进,理由是怕有人将共享自行车丢弃到山中。不知道为什么,我倒很希望能在山顶看到共享自行车的踪影,因为我觉得热爱大自然的人就会有自觉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