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淑珍:悠悠黄河情

 老鄧子 2019-05-10

你从圣洁的雪域高原出发,穿过茫茫大漠,走过青青草原,冲出莽莽厚土,携裹滚滚黄沙,向着太阳初升的方向,勇往直前;你驰骋万里,绕过青山,跳出险滩,九曲连环,弯成一个大大的“几”字,横亘在中国的北方;你母亲般哺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几千年默默守望着这片锦绣江山,以龙的形象,徐徐汇入大海的蔚蓝。

当世界还是一片混沌荒昧之时,我们的先祖——陕西蓝田人已经在这肥沃的大河流域扎根生存,繁衍生息。6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已住上了干净温暖的半地穴式房屋,喝上黄灿灿的小米粥了。

滔滔黄河,日夜不息向东奔流。她见证了轩辕帝教授人们养蚕做衣裳,造车船以出行。在他的启蒙下,文字和算数历法也得以应用,中华文明迈出了崭新的一步。今天的黄河岸边,天下第一陵巍巍的高楼,绵绵的香火,诉说着后人对这位人文始祖的崇拜与敬仰。

黄河,以孺子牛的胸怀,营造了西安和洛阳六朝古都的繁华,孕育了古老的甲骨文,养育了闻名世界的儒学先哲,奉献出了汩汩不绝的石油,打造了一片广袤富饶的美丽平原。

你曾静若处子,清澈的河水温柔地润泽着沿岸的庄稼草木,慰藉着焦渴的农人和牲畜。你领略过大漠孤烟直的壮观,你倾听过蒙古包悠扬的马头琴。来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后,你卷起层层黄沙,于激流勇进中改换了自己的颜色。

你起伏跌宕,从广阔的河床猛然摔落到壶口——千丈逼仄的深渊。暴怒的你裹起千军万马,奔腾咆哮,扬起无数黄色的微沫,抛到几十米外游人的脸上。雷霆万钧、震耳欲聋的涛声,使人的心灵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豪迈的《黄河大合唱》,从瀑布一侧的悬崖上渐渐响起,激越的鼓声敲起来了。上百个头戴白头巾,腰系红绸带的年轻汉子,忘情起舞、击鼓,“咚——镪”、“咚咚——镪”,密集的鼓声、高亢的歌声和着奔腾的浪声,一波一波震荡着我们的心坎。这种穿透灵魂的和声,让我们的身心,自内而外,忽然平添了一股无穷的力量,按捺不住地似要喷薄而出。

面对杀我百姓、侵我山河的贼寇,你擦干眼泪,振臂高呼,唤醒你的亿万儿女众志成城,浴血杀敌,保家卫国 。赶走日寇,你又你欣然捧出香喷喷的小米,红艳艳的大枣,无私养育了千千万万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子弟兵。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企盼,你终于迎来了这片沃土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春天。

你一泻千里,浊浪滔滔,引无数诗人竞折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宏伟气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伟岸胸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千回百转,“长河落日圆”的静美苍凉,把你的不同风格、美轮美奂展现得淋漓尽致。两岸百姓紧紧地依偎着你,世世代代,绵延瓜瓞,生生不息。很多河段也曾千帆竞发、渔舟唱晚,渡口上也是商旅云集,繁盛一时。进入下游平原后,由于地势平缓,支流薄弱,雨水稀少,水流中的黄沙慢慢沉积,竟成了高出地面数米的“悬河。”

近百年来,高高在上的黄河曾数次变道入海,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或大或小的水患。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几十年前的那场人祸。被当政者故意炸开大坝的黄河水,似脱缰的野马,肆意奔涌。方圆几百里,瞬间一片汪洋。一夜之间,1000多万百姓家园尽毁,流离失所。

几十年来,党领导民众治理黄河,兴修水利,让几度摆尾的黄河巨龙乖乖地按照既定的河道入海。在入海口,她源源不断地卸下成吨成吨的黄沙,日积月累,终于造出了一个广袤无垠的冲积平原。

在这片黄河赐予的土地上,一架架采油机不分昼夜地作业,勾画出晨曦中最美的剪影,滋养着优美富饶的新兴小城——东营。这个城市的名片就是黄河入海口湿地——河汊纵横,芦苇密布,百鸟云集,让游客不免产生恍入江南的错觉。沿着曲曲折折的木栈道蜿蜒前行,蓝得发亮的天幕下,那一排排一列列无边无垠的芦苇荡,挺拔秀美,翠色欲滴。徜徉其间,觉得自己的心都被染绿了。

这里最美的时节还是深秋。辽阔浩瀚的芦苇荡褪尽绿装,片片芦苇不约而同举起了飘飘摇摇的白色旗帜。芦花飞雪,纷纷扬扬,苍苍茫茫,顿生出黄河口特有的白色诗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入海口周围一片片绵延不绝的“红地毯”——这是无数翅碱蓬的“杰作,”也是黄河入海最后的风景。这片燃烧的红色饱满、热烈,肆意铺满你的视野,似一幅流动的油画,极具视觉冲击力,吸引了各地的摄影师们不远万里追逐着她,争相把这份至美的惊艳定格为永恒。繁忙的码头,一艘艘停泊待发的渔船,各种鱼类虾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是黄河赐予这个小城的又一份丰厚的礼物。

黄河从白雪皑皑的巴颜喀拉山出发,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自这个小城的北部,缓缓入海。就在长河融入大海怀抱的瞬间,诞生了一个传奇——河海分界线:一边是碧波荡漾的蔚蓝色大海,一边是源源涌入的浑黄河水,居然泾渭分明,各守其界,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奇妙至极。

从我出生的地方,向西几十里就是黄河。我曾数次踏着她软软的河泥,坐到她的身旁,凝视她闪闪烁烁的波光,静静欣赏她悠然东去的身姿,倾听她汩汩流淌的脉搏。千百年来,她周围的草木荣了枯,枯了荣。沿河而居的村民们也生生死死,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她永不停息的溅溅涛声和黄色的容颜。

听说当年日本鬼子的小分队就是从这段黄河渡过,进到附近的村庄烧杀抢掠的。几十年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如今,黄河两岸鲜花怒放,瓜果飘香,政通人和。不管世事如何变幻,她将一如既往地守望着这片热土,也必将见证这方百姓更加美好的明天。

万里黄河啊,你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你是华夏儿女的图腾,你更是铮铮不屈的民族之魂。你赋予了我们与你同样的颜色——黄色的皮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永远都是我们的母亲,永远是我们心灵的皈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