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3)——“型”的五个维度与“转”的三个能力

 碧海蓝天zhj 2019-05-10

 “型”的五个维度

  近年,能看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案例非常多,有传统管理信息化的升级改造,也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尝试,还有物联网工业控制领域的创新,更有产业间协同发展的突破。按照企业业务管理整体框架,结合当前转型典型案例,数字化转型能给企业带来创新与帮助的无非在五个方面,我自己把它总结为“对内对外、向上向下,员工赋能”五大维度。

对内强己:聚焦在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流程贯通与优化,资源全过程管理,集团安全风险预测与可控。这个维度的内容更多是传统内部管理优化和信息化实施已经充分关注的方向,也时必须要关注并且补齐(短板)的内容,如果企业基本的管理不成型,信息化基本手段不具备,转型应该先固本强体,否则很可能越转越乱。

对外共赢:新兴技术使企业能够通过与客户围绕互利机会增长,通过与生态圈合作伙伴的联合或整合,用互联网+的思路改变生态模式,进入或产生全新的市场,很多互联网企业创新,都是充分利用数据的分享,实现“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生态共赢,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在这个维度发生。

上增智: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对企业各层级各业务进行分析,按照专业进行预测、分析,辅助各层级领导、专业工程师进行判断与决策,这也是谈及很多的企业大数据应用,这个是数据深化应用,产生数据的价值的重要维度

下融合将技术研发、生产、设备、物流、仓储、运输等生产活动及其自动化结合起来,实现物联网、自动化、信息技术的融合,提质增效。这基本上就是国家提出的“两化融合”的维度,新的物联网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这个维度极易产生点上的技术创新。

员工赋能:通过移动设备、穿戴设备、VR/AR设备及其相关的技术,帮助员工能实现能力的延伸。员工的能力延伸,可以从传统的文档知识的更容易、更快捷的获得,同时也能延伸员工本身对企业、对设备、对客户的感知和反应,例如远程的设备维护、高原或危险区域的人员定位与作业安全等。

“转”的三个能力

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创新发展也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能仅仅是引入咨询公司来做一、二个信息系统项目。因此,企业要面对市场、主动变化,就应该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常态机制。我理解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常态机制至少应该包括具备主动、自主转型的三种能力。

1)创新的文化:形成企业创新文化氛围,这是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企央企缺乏的。我理解至少包括要逐步建立开放的思想和容错的机制。开放的思想是要有开放共享的意识,个人的信息分享到企业,企业的信息分享到集团、集团的信息分享到产业链,没有打破墙壁的勇气,就没有共享经济的出现,都不分享,也就都没有创新的模式和利益。容错的机制是应该强调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国企在鼓励创新的时候,要建立容错的机制,要允许没有想清楚就干允许干砸了,干坏了。国企应该在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员工发展体系等体系上,体现出对创新的鼓励和失败的容忍。

 2)柔性的架构,建立适应创新发展的IT技术环境与技术架构,推行敏捷开发和微服务的架构,确保能快捷的支撑业务的创新和变化。

 3)增强的信息化治理,信息化治理结构更是一个企业利用信息新技术进行持续创新和转型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信息化部门在企业更高的定位,能参与到公司业务转型发展中进行建议甚至引领,要逐步从被动支持到主动引领;这就要求企业信息化管理范畴包含更宽的业务,信息化管理要从传统的狭义的管网络与机房,到更加主动的策划应用需求、新兴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场景和可行性;这就要求企业信息化更强的价值变现,即主动的思考数据深化应用,分享数据、挖掘数据价值的动能。

“型”与“转”,“鱼”与“渔”

 如果说“型”的五个维度是数字化转型的获得的“鱼”,那么“转”的三个能力是帮助企业建立转型的“渔”。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要思考和追求创新变化从而获得“鱼”,更重要的通过信息化和信息部门能力建设逐步获得“渔”,这样才能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创新、转型、发展。这也是我对IBM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重塑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