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50 岁生日照片,摄于1930 年9 月25 日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鲁迅先生被称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然而,在这三个身份之外,鲁迅先生还是一位艺术推介先驱。 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版画奖,都是鲁迅先生在中国艺术界留下的宝贵遗产。 为什么他钟情版画? 这种黑白艺术形式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需要了解一下鲁迅所热爱的版画世界。 这些画,曾被鲁迅先生深深热爱 鲁迅先生的文学世界,我们早已熟悉,但他倾注无数心血的艺术世界却少为大众所知。 鲁迅钟爱版画艺术,一生收藏的外国版画多达2100余幅。 1 2 3 4 图1选自《鲁迅编印版画全集·小说士敏土之图、你的姊妹、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图2-3选自《城与年》;图4选自《艺苑朝华》 在他的藏品中,有当时的前卫艺术家,比如,立体主义的格里斯,表现主义大咖科柯施卡、德国青骑士的格罗斯、日本的栋方志功,以及众多的欧洲现代主义流派中的名家。他也通过举办展览、编印画册、组建社团等方式扶植青年创作,被誉为“新兴版画之父”。 为了给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参考,鲁迅从1929年开始编印一系列有关版画的出版物。 其中,他为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倾注了最多心血。 1936年5月,鲁迅自己编选、设计、自费出版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面世,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凯绥·珂勒惠支作品,也是鲁迅亲自编选的最后一部版画选集。 鲁迅出版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他遴选出版的版画层次丰富、手法细腻,以当今的趣味来看依旧耐品耐读,毫不过时,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版画的顶级水准。 这些画册推动了中国新版画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鲁迅卓越的审美趣味和开阔的艺术视野,而简约、精悍的版画风格更是鲁迅文学风格的自然延伸。 一套书,一个完整的版画世界 鲁迅先生极力推广版画艺术,点燃了上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 他所提倡的黑白艺术,经由身边的青年人传到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版画艺术家。 而他编选的有关版画的出版物,后来成为中国版画家探索新道路的奠基性书籍。鲁迅过世之后,这些珍贵的资料也都隐匿在了各处。 北京鲁迅博物馆担任了鲁迅遗著遗物的征集与保管工作,2014年开启《鲁迅编印版画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鲁迅编印版画全集》(全12册) 这套书依据馆藏权威版本编成,图片高清影印,保留当时的行文风格,完整、忠实地呈现了鲁迅的版画世界。 其中《小说士敏土之图》《你的姊妹》《城与年》更是从鲁迅原藏版画直接扫描,全彩印刷,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版画原件的韵味。 此外,还对鲁迅生前没有来得及出版的《拈花集》重新做了编排,将他原计划单行的《城与年》析出,单独成册。 每册书包含初版书影、鲁迅小像、鲁迅为书籍或展览所作的序言文字,以及与他收藏版画有关人物的文章,全方位地展示了鲁迅引进外国版画、扶植国内的青年学习和创作版画的过程。 倾注5年时光,致敬先生 这一套《鲁迅编印版画全集》从萌生到诞生,一共用了5年的时间。 “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师张胜担任丛书的设计,数次打磨,从颜色、纸张、印制工艺、函套打样等细节精益求精。 封面为进口牛卡纸,手工贴白色标签。 封面制作过程实拍 书脊悬空,裱纯彩棉布,便于平摊阅读; 环衬双面全彩印刷,与书脊棉布相映成趣; 内文采用重磅高级纯质纸,质感温厚细腻。 函套内外裱纸,专色红铜金印刷,上下裱深灰色布。 每一套书,都备有防碰撞缓冲包装,力求这份敬意安全无恙地抵达每位读者。 12本平装画册,包括: 《艺苑朝华》 《小说士敏土之图、你的姊妹、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引玉集》 《木刻纪程》 《死魂灵一百图》 《苏联版画集》 《拈花集》 《城与年》 《一个人的受难》 《光明的追求》 《没有字的故事》 《我的忏悔》 这些永恒的版画经典作品,连同鲁迅先生撰写的文字,将继续让我们感受先贤心灵的脉动。 编选说明 (北京鲁迅博物馆/文) 1934 年 1 月的一个夜晚,鲁迅编完《引玉集》后写道:“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作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的倡导者,鲁迅主张木刻艺术须两翼并重:一是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现代创作别开生面,他因此编印、翻刻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等传统木刻,收集、研究汉代石刻画像等古代美术遗存;一是引进外国作品,供青年美术工作者参考,使本土创作更加丰满,他因此编辑出版了多种外国版画集,如《小说士敏土之图》《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死魂灵一百图》《苏联版画集》等。 鲁迅悉心提携青年木刻家,为其发表作品、举办展览,并将他们的成果编辑出版。80多年后,摩挲这些形态各异、古色古香的图册,我们仍能感受到先贤心灵的脉动。 为纪念鲁迅对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发展的杰出贡献,让普通读者欣赏珍贵的历史文献,我们将鲁迅生前编印的有关书籍重编为《鲁迅编印版画全集》12册: 第一册为 1929 年至 1930 年朝花社选印的《艺苑朝华》的合编,含《近代木刻选集(一)》《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二)》《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每辑收作品 12 幅,共 60 幅。 第二册为《小说士敏土之图》《你的姊妹》《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的合编,均为德国木刻家的作品。《小说士敏土之图》收作品10幅,上海三闲书屋1931年2月版;《你的姊妹》收作品 7 幅,鲁迅生前已经有出版计划,但因故未能实现;《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收作品21 幅,上海三闲书屋1936年5月版。 第三册为《引玉集》,上海三闲书屋1934年3月版,收苏联版画59 幅。 第四册为《木刻纪程》,上海铁木艺术社1934年6月版,收中国木刻家作品24幅。 第五册为《死魂灵一百图》,上海三闲书屋1936年5月翻印,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收作品116幅。 第六册为《苏联版画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7月版,收作品159幅;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9年4月重版。 第七册为《拈花集》,鲁迅生前已开始编订,计划收录苏联版60幅,但因故未能出版。198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拈花集》,收录作品120幅。此次将鲁迅有出版计划的《城与年》析出,收录作品92幅。 第八册为《城与年》,收亚力克舍夫所作木刻作品28幅,鲁迅生前已经编订,写了《小引》,画了扉页图样,并为每幅作品写了文字说明,但因故未能出版。 第九到第十二册为《木刻连环图画故事》,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9月版,是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所作《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没有字的故事》《我的忏悔》。 其中,鲁迅为《一个人的受难》写了序言,其他三种,分别由叶灵凤、赵家璧和郁达夫作序。除《苏联版画集》外,本丛书依据初版本编辑,竭力保持原样。 考虑到印刷技术的进步,部分作品用博物馆藏品重新制版,使画面更为清晰。每册插入鲁迅像、鲁迅编印版画集初版书影,书末附题解,简略介绍该书编辑过程和原作者的信息。 《鲁迅编印版画全集》(全12册) 编者:北京鲁迅博物馆 装帧:平装带函套 开本:16开 页码:1432页 内文用纸:100克纯质 ISBN: 9787544762533 定价:720.00元(全12册) 出版:译林出版社 鲁迅是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仅仅从美术方面看,他做的工作无不显示出博大精深、扎实周全。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他主张一要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现代创作别开生面,一要引进外国作品,供青年美术工作者参考,使本土创作更加丰满,两翼并重。他因此编辑出版了多种中外木刻版画集。译林出版社的《鲁迅编印版画全集》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复原了鲁迅编辑的版画集的精神,保存了历史文献,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孙郁 鲁迅生当中国文化古今嬗变、中西交融的关键阶段,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承前启后,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新文学、新艺术。鲁迅等一代英杰“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证之以《鲁迅编印版画全集》十多种,此言不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董炳月 本期编辑 | 维酱 书影摄制 | 果丹皮酱、张胜,鲁迅书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