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10采血的误区!大家中枪了没?

 开心100mm05xkw 2019-05-10

大家在门诊采血时有没有干过这些事呢?采集多管标本时,自从扎上压脉带,到最后一管才松开压脉带,而不是第一管见到血液进入试管后就解开压脉带。是否有采血不畅通时让患者反复松拳、握拳?消毒后是否会因为有的人血管埋得比较深,而用手触摸静脉引导进针?

这些都事不规范的操作,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一、止血带到底该什么时候松?

相关文献指出:使用止血带时间1分钟以内,血液标本中各项检验指标不会发生变化。但时间过长)或止血带捆扎过紧,会造成血行阻滞,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误诊。

另外,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讲,止血带扎的过紧或时间过长,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一些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还会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下瘀血。

使用止血带的正确方法

1、使用时尽量缩短紧扎时间

进针后,若血管充盈,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接上采血管,血流不通畅可适当调整针头;若血管不充盈,可视情况扎着止血带,但应尽量控制在1分种以内。

2、特殊项目要注意

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将对结果影响较大,更应该注意控制止血带使用时间。也不应鼓励患者反复握拳等,这种运动会使阈值上升0.8mmol/L。

3、重新采血尽量在对侧

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二、静脉采血如何攥拳?

临床上普遍的做法是:扎上止血带,嘱病人握拳,遇到血流缓慢时还会让病人重复松拳、握拳动作。那么,静脉采血如何攥拳?是否要求病人攥拳并保持这一动作直到采血结束呢?

这一问题有关指南并没有形成一致性共识。但有研究表明:采血前反复的攥拳,并在采血期间维持这一动作会引起一些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肌肉收缩或者溶血或者两种原因都存在。为保证临床生化指标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静脉采集诊断性血液标本时,应该避免攥拳这一动作。

2016 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指出:避免紧握拳头或多次松开和紧握拳头,以避免假性高钾血症。

三、如何消毒?

1、消毒应当有力但不要过分用力。先从拟进行静脉穿刺的中心开始,依次向下方、周围扩展消毒区域,范围直径至少为 2 厘米。

2、晾干消毒区域。消毒剂和皮肤没有足够的接触时间,会降低消毒效果。

3、不要触摸已清洁的区域,尤其不要把手指放在静脉上面去引导针头。如果碰到了该区域,请重新消毒。

常用消毒液有:75% 酒精、碘伏。酒精优于碘伏,因为碘伏污染会使血样中钾、磷、或尿酸的化验结果偏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