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培养抽了那么多,80%的护士都抽错了?

 洪梅6jraxg3utr 2019-09-08

No.1

血培养标本应该什么时候采集?

问题来自于@tac**的求助帖:

血培养标本采血时间:寒战或发热初期时采集,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最佳。

根据@tac**提供的信息,该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而不是先用抗生素待到患者寒战发热时。

No.2

采集标本前用了抗生素怎么办?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集骨髓标本,骨髓标本受抗生素影响相对小。

2.条件不允许采集骨髓标本,也可以在发热时采集血标本等,应用抗生素对于耐药菌有时候是不影响培养结果的。

3.对于院感病例,在出现新发感染的临床表现时,可以在调整抗生素治疗之前采集合适的标本。

4.对于某些病原菌如结核、真菌等,采集标本不受常规应用抗生素的影响。

No.3

血培养需要抽几个地方?

@彭**:

一般采集2-3套,即4-6瓶(左上肢和右下肢,或者右上肢和左下肢),两套标本采集时间应小于5分钟。如有中心静脉导管则需采一套中心静脉血。

No.4

有导管的血培养怎么抽?

《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采集血培养的原则:

保留导管的患者血培养:至少采集1套静脉外周血培养,同时应尽快采集等量的1套导管血培养。

拟拔出导管的患者血培养:至少采集1套静脉外周血培养,无菌操作拔除导管,剪切导管尖端5cm,采用Maki半定量培养。

No.5

采血量需多少?

成人:每瓶8-10ml,每套20ml,两套共40ml,或按照说明书采集。

婴幼儿及儿童:采血量不应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具体采血量参考说明书。可按年龄和体重采集足够的血量,新生儿≥0.5ml/瓶;婴幼儿(1~36个月)≥1.0ml/瓶;婴幼儿(≥36个月):≥4.0ml/瓶。

备注:病原菌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正比,每增加1ml血液,检出率增加3%-5%。

No.6

先注入需氧瓶,还是厌氧瓶?

@东**: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种:采血量充足 

采血针采集的血液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注射器采集的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

第二种:采血量不足

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需氧菌导致的。

No.7

如何辨别需氧瓶,还是厌氧瓶?

如果仔细辨别,在培养瓶中有英文备注提醒。

Aerobic:需氧的

Anaerobic:厌氧的

如果英文不够好,这里有一种记忆方法:

蓝色(绿色)瓶盖是需氧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氧气充足);

反之,红色(橙色)瓶盖则是厌氧的(火烧以后氧气没了)。

应知应会

血培养的采集方法及运送

 

检查

采血前检查血培养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过期。

 

手卫生

采集前做好手卫生。

 

消毒瓶塞

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塑料瓶帽,切勿打开金属封口环和胶塞,使用75%乙醇或70%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60秒。

 

戴手套

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或对静脉进行触诊,应戴无菌乳胶手套。

 

皮肤消毒

采用三步法或者一步法消毒穿刺点皮肤。

三步法:

第一步:75%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干30秒以上;

第二步:1%~2%碘酊作用30秒或1%碘伏作用60秒,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第三步:75%乙醇擦拭碘酊或碘伏消毒过的区域进行脱碘。

备注:对碘过敏的患者,在第一步基础上再用75%乙醇消毒60秒,待乙醇挥发干燥后采血。

一步法:

0.5%葡萄糖氯己定乙醇作用30秒(不适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或70%异丙醇消毒后自然干燥(适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注意穿刺点消毒后不可再碰触。

备注:其他消毒剂需要进行消毒能力和适用性验证后才可使用。

 

采血

如果是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行第二次穿刺,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不应将抗凝血注入血培养瓶。

 

混匀

血液接种到血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标记

标记采血部位及采血日期、时间。

 

洗手

完成工作后洗手。

 

运送

血培养瓶应在2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孵育或上机;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血培养瓶置于室温下,切勿冷藏或冷冻。应采用密封的塑料袋和硬质防漏的容器运送标本。若运送到参考实验室,应使用符合生物安全规定的包装。

参考资料:

《导管相关性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