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长寿心率”是多少?什么时候量最准?

 金坛区 2019-05-10

本文理论依据:《内科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咱们来谈谈心率。

什么是心率?心率指的是人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由于心跳可以通过体表的脉动来触及,故而咱们老百姓所说的脉搏状况,基本上可以反应心跳。

人的心率的一半标注是什么呢?婴儿,每分钟120到140次。幼儿,每分钟90到100次。学龄前儿童每分钟80到90次。成年人每分钟心跳是60到90次。另外有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者常年喜欢运动健身的人,每分钟心跳可能低于60次,也是正常的。

心率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研究发现,在一个人完全安静,比如早晨刚刚起来的时候,来测试一下自己的心率,即所谓“静息心率”。此时心率偏快的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较高。另外,心率偏快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有人统计,一个人医生当中,心跳要跳动33亿次。可以说,谁跳得快,谁就可能先一步结束走完生命旅程。

那么,什么样的心率才算最好呢?这就要说到医学界提出的“长寿心率”了。

有研究人员将一个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A级心率,就是每分钟55到66次。B级心率,是每分钟67到73次。C级心率,就是每分钟74到79次。D级心率,就是每分钟80到87次。E级心率,就是大于88次。其中,A级心率是一个成年健康人最好的心率标准,可以大大减少猝死、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的发生几率。所以说,对于一般人的人群来说,所谓的“长寿心率”,就是每分钟65次左右,而且心跳频率均匀、和缓、有力。

当然,并不能说达不到这样的心率者,身体就会不好,就会出问题。我们只是说,从理论上讲,此类人的心率可以让他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的好心率呢?对一般人来说,就是通过调摄生活习惯。比如说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稳定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和自律、规律的生活习惯。相反,容易影响我们心率的因素,有长期的乱用药物、吸烟、经常情绪激动、喝浓茶、咖啡、酗酒等等。一些负面的生活事件,也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心率,比如离婚、丧偶、丧子、事业、职务变化、生活环境变化等等。

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必须解决,这就是如何来测心率。仅仅是摸脉搏吗?显然不是。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早晨醒来,但是还没起床的时候,看着钟表,然后蜷起一条腿,一只手手指轻轻搭在另一只手腕的脉搏上。脉搏跳动一次,脚尖就抬起并落下。如果说脚掌下落的节奏,和秒钟类似,速度均匀,就是好的。这个办法可以让我们最直观地感受心跳的规律性。另外,在测量时,你可能会感受到一个有趣现象,这就是在吸气的时候心跳快一些,呼气的时候心跳慢一些,这是正常的。还有的时候,心跳的跳动间隔会有细微变化。只要上下误差不超过0.12秒,就是正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