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禾糯—古老种子蕴含的生命能量

 弗鱼 2019-05-10

今天要介绍的地禾糯是一个古老的稻米品种,如果要追溯它的起源,估计也没人能说清楚,因为它是远古时期刀耕火种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广东的连山地区它被称为“地禾”(连山方言的语境中,地是特指陡峭的山岭,没有水源的地方,区别于能够种植水稻的水田),顾名思义,或许大家已经能猜出“地禾”就是生长在山岭上的旱稻。

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山上种植地禾糯?原来连山地区山多田少,古代的先民都是烧山开垦荒地,以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耕作,山地上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十分有限,因此生命力强,不需要水源灌溉,能够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地禾糯就成为了最优的选择,并一直传承下来。

现在山地虽然已经改种杉树了,但人们还是会保留传统,在第一年种植杉树苗的时候,把地禾糯种在杉树苗的周围,以便减少杂草生长的空间,既能使杉树苗不因杂草的遮挡而生长得更好,同时充分地利用了土地剩余的空间,并获得不错的糯米收成。在农人的创意下,种植地禾糯的传统不但得以保留和延续,杉树,地禾糯之间的共作更是使得和谐互利的中国农耕智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在砍伐成年杉树后的山地,把剩余的树枝,树叶,杂草烧成灰烬,留下的草木灰作为种植地禾糯的天然肥料,这样的山地只能种植一次地禾糯,因为养分有限,来年的土地肥力会下降

种植时不需要像水稻那样育秧和插秧,直接在地上挖出一小孔,把种子放入即可


地禾糯没有水源灌溉,只能依靠雨水的滋养发芽生根,弱小的幼苗还要经历风吹雨打

这时还不能对抗生命力更强的杂草,所以需要农夫的协助,才能茁壮成长


饱经风霜的锤炼,结出的稻穗更显沉甸,除了感谢上天的恩赐,还要把它回馈天上的小鸟,地上的野猪,田鼠……

经历150天的漫长生长,终于迎来收获的喜悦,因为山坡崎岖陡峭,打谷机就不能派上用场了,所以农夫只能重复再重复地把每一根稻穗割下,再经过一小时的山路长途跋涉背回家里

因为种植过程的艰辛,这些数量稀少的地禾糯就越显弥足珍贵了,只有逢年过节等重要节庆农人才会拿出来制作糍粑和糯米甜酒,招待亲朋。

这些既古老又好吃的原生稻种因为各种原因,愿意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了,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它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只能从封存的记忆里追寻它过往的痕迹,当这些属于生态链其中一环的原生稻种彻底消失的时候,意味着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以及物种的多样性遭受到外来的破坏,其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虽不是立即显现,却是不可预估的。不过,其实我们相信消费的力量可以带来更多,只要我们愿意吃,不仅我们自己能够享受到这些原生稻种带来的好处(中医认为吃当地当季的原生品种更能符合人体的需要),只要我们愿意吃,就会有更多农夫愿意继续种植,让这些老品种不断传承下去,只要我们愿意吃,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置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当中,在最细微,甚至是毫不起眼的地方为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地禾糯:自古为瑶山人民刀耕火种的传统旱地作物,是连山瑶山特产。地禾糯以其种皮棕红色,糯性好,香度浓,药用价值高驰名。它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地禾糯既可用于酿造米酒、黄酒(甜酒),又可与黑枣、红枣、元肉等补品煮粥或直接煮饭食用,对提气补血,兹阴补肾,健身养颜有特别的功效。


地禾糯制作甜酒有特别的滋补功效,连山当地的产妇产后习惯只吃地禾糯酿制的甜酒,而不需要其它的补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