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 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 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根据用药途径不同,同一种药物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后,患者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仅药物用量准确,同时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有时还可减少毒副作用,也便于药物的贮存、运输和携带。 到目前为止,药物剂型已有几十种之多,比较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 现选择最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 注射剂包括无菌或灭菌的溶液、水针剂、油针剂及粉针剂等。注射剂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注射剂直接进入人体,故安全系数比口服剂型小,不主张首推使用。 2 片剂一般包括普通压制片、糖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多层片、植入片、缓释片、控释片等。片剂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对缓释片及控释片,服药时应将整片药吞下,一旦被嚼碎,就起不到特定的作用。 3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等,一般供口服用。胶囊剂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胶囊剂应整个服用,不可研磨服用。 4 口服液体剂型包括溶液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等。液体剂型的剂量容易掌握和调整,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而且药物分散度大,吸收迅速完全,奏效快,但液体剂型易霉变,不方便携带。 5 颗粒剂又称冲剂。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型颗粒剂。颗粒剂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剂型,特别受儿童欢迎。 6 软膏剂包括油脂性基质软膏、乳剂基质软膏和水溶性基质软膏。主要用于皮肤、黏膜表面,具有抗皮肤感染、保护创面、润肤、隔绝空气、软化痂皮、刺激肉芽生长等作用。某些软膏剂中的药物经皮肤吸收后,亦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硝酸甘油软膏。 7 栓剂包括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等。栓剂可起到较好的局部药效作用,并且适宜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用药的患者,如昏迷者与幼儿。 8 气雾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他腔道起局部或全身作用。作用迅速且剂量少,副作用小。 9 中药的常用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栓剂、洗剂、丹剂等。 药品剂型不同,疗效相同吗? 同一药物 药品剂型不同 治疗效果也不同 1 临床适应证不同 如硫酸镁注射液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硫酸镁口服液常用于导泻。 2 药效作用快慢、强度不同 一般吸收程度依次为:注射剂>液体剂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如甲硝唑注射液静脉给药后20分钟达峰值,起效迅速;甲硝唑片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吸收相对较慢。 3 服药时间间隔不同 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一日3次口服,而硝苯地平缓释片一日2次口服。 4 不良反应不同 如吲哚美辛片口服副作用较多,特别是胃肠道反应,而吲哚美辛栓就可以避免药物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引起的一系列胃肠反应。 此外 药品剂型相同 但规格不同 临床适应证也会不同 如肠溶阿司匹林片0.3克/片,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而0.025克/片则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率,阻止血栓形成。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
|
来自: 远航gkfbz47vej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