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明园黄花阵曾有一座赏迷宫的“观花亭”

 旧京遗韵 2019-05-11

自圆明园西洋楼黄花阵(又称“万花阵”)重建后(图1),我对“中秋夜皇帝坐阵中圆亭内赏宫女持莲灯阵中穿行”的传说,总觉得“有悖常情”。

图01 - 1 圆明园遗址公园1987年重建的黄花阵迷宫:从南门看阵中八面石亭


图01 - 2圆明园遗址公园1987年重建的黄花阵迷宫:阵中央八面石亭


我曾实地考察,觉得亭内空间太小,离四周“阵道”太近,晚上观阵道内灯光游动,因视野窄,“阵道”数量有限,视觉上很难有“流动美感”。 另外,要扩大视野,须扭头转身才可周全欣赏。 欣赏本是享乐,转身太多,对皇帝来说有点累。

西洋大型迷宫设计,必有登高观赏,设旁门易出,置僻角憩处。

圆明园的黄花阵当然少不了这些设计。

今天的黄花阵“旁门憩处”好找,“登高俯视”难寻。

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制成的铜版画西洋楼中黄花阵(图02 - 1)看,黄花阵中圆亭(图02 – 2 标示1)的北面有一座“洋式楼”(图02 – 2标示2)。此楼应该比亭高。但是,人在楼内,楼正面只有两扇很小的“圆窗”,并不能看到楼两侧和后面的“阵道”,显然此处不是观赏黄花阵的最佳处。洋楼北面的小树林中有一座小亭子(图02 – 2标示3)。如果仔细看方亭的位置,就会发现:方亭位于“山岗”北麓的“凹地”。从视觉角度看,此亭在黄花阵北边的,被山岗挡住, 并无开阔的视野,似乎与黄花阵无关(图02 - 3)。

如果把黄花阵中圆石亭放大(图02 - 4),亭内好像有一个“叠式喷水池”;圆池的北面有一道“石屏风”。如果这些东西真实存在,亭内依其有限的空间,能难置椅加桌,闲坐赏玩。另外,亭中央竖起一个高大的装饰物,也影响欣赏视角。

所以我认为皇帝在黄花阵中心亭欣赏宫女持莲灯游黄花阵的可能性不大。

图02 - 1 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黄花阵


图02 - 2 铜版画黄花阵局部


图02 - 3 铜版画黄花阵局部:黄花阵北山岗和方亭


图02 - 4 铜版画黄花阵局部:黄花阵中八面石亭内饰


最近,我看到一张图(图03 - 1),这张图是法国教士团1794年请清廷中国画师照外国传教士原始设计图临摹的。

经细部比较,绘画图比“铜版画”更接近“原稿图”(图03 - 2)。图03绘图稿更接近真实,比如:黄花阵中亭内的装饰和北边土丘上的方亭(图03 – 3)。

黄花阵中石亭中央更像是个大型的“盘花供”(图03 - 4),整个装饰不排除大块石雕的可能性。“盘花供”的背后不见任何装饰。从造型看此亭为“八面”全石结构:东南西北四面为拱券敞门,各门之间的四面为带罩漏窗。由此可见,亭内坐人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八面石亭后面的“洋楼”正面,可见两边各有一扇“小圆窗”(图03 - 5)。这座洋楼在黄花阵的中轴线上。它叫什么名字?经多方查询无果。从其位置和迷宫设置推想:也许它就是所谓的“乐楼”。或许拜过“花供亭”(八面石亭)的宫女就是在乐楼“荣幸领赏”。

从绘图中我们很容易注意到黄花阵北边的山岗如“天然屏障”,俯视黄花阵全景,岗中设“观花亭”(图03 - 6)。

图03 - 1  绘画圆明园西洋楼五-花园正面(1794年)


图03–2 铜版画黄花阵和绘画黄花阵局部比较


图03 - 3  绘画黄花阵局部:石亭、洋楼 观花亭


图03 - 4  绘画黄花阵局部:阵中八面石亭内饰


图03 - 5  绘画黄花阵局部:亭北洋式石楼


图03 - 6  绘画黄花阵局部:黄花阵北山岗和方亭


“西洋楼景区”位于长春园的最北端(图04)。

图04 圆明园遗址公园平面图:黄花阵的位置(红圈处)


根据造园习惯,此岗即作为“黄花阵”与外界隔离的屏障,又要作为俯视“黄花阵”的制高点。站在“制高点”俯视欣赏眼前美景时,又不能让园外的别样环境干扰“情趣”, 岗上中央建“观花亭”,其左、右、后还有半圈如“圈椅背”的土坡,坡顶植树,花木作屏。亭前地面略高亭基,人置亭内,可进可退,恰到好处:进可观阵,与民同乐;退可赏月,独享一隅。

很凑巧,在众多的地图中,我发现金勋先生民国二十年绘制的圆明园复原图,在黄花阵北面的山岗上画出了一座居高临下的“观花亭”。(图05)

图05-1 圆明园复原图  金勋 绘制 民国二十年(1931年)

图05 - 2 圆明园西洋楼原设计平面图西侧主要建筑 (History of The Peking Summer Palaces under The Ching Dynasty)


根据“观花亭”所在的位置,站在亭中向南可见到黄花阵,中央八面圆亭,花园门,喷水池, 谐奇趣的北面。在今天的遗址公园还能看到部分遗迹。一百多年前有位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  1847 - 1927)为我们留下一些珍贵照片。其中就包括在观花亭里看到的景物(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877年前后)。(图06)

061 西洋楼景区西侧景物平面图


图06 – 2 黄花阵中央八面圆亭 (可见亭柱为木柱)

06花园门; 位于黄花阵南边,喷水池的北边


图06 – 4 谐奇趣主楼北面


今天黄花阵的北面的“高坡”依然存在,可惜矮了些,不排除是后来人为减低的结果。(图07)

图07 - 1 卫星地图:黄花阵


图07 - 2圆明园黄花阵俯视图



如果能在黄花阵北边的山岗添土建亭,登高观阵,岂不新增一趣。

(说明:黄花阵北边山岗上方亭不知何名,这里根据其位置和功能,为叙述方便,临时取名“观花亭”。此文曾用名:圆明园西洋楼黄花阵北面山岗曾有一座能俯看黄花阵全景的“观花亭”)201902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