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5 老资料系列 -- 卡尔坎普藏中国陶瓷

 RK588 2019-05-11

闲言少叙。卡尔·坎普(Carl Kempe, 1884-1967)是个瑞典人,他那个年代喜欢中国艺术品,又能建立起一套著名收藏的人,大多是欧美的资本家,或者是大学出身的专业学者。他就是继承了家族企业的资本家。这里“资本家”没什么贬义,毕竟是改革开放前的人嘛,叫“资本家”比较合适,他要是改革开放后的人,就叫企业家了。他年轻的时候还参加过奥运会网球比赛,拿了个银牌。也有人称他为坎普博士,因为他后来获得过一个荣誉博士,但这都和收藏没关系了。

坎普博士在收藏圈内名气很大,他的藏品主要有三大类:陶瓷、金银器和料器。陶瓷和金银器大多流向了市场,料器则藏在了瑞典东方博物馆。我完全不懂金银器,但是从个人的角度看,他的金银器收藏,比陶瓷震撼得多。这批金银器和陶瓷,在2008年巴黎和伦敦苏富比的春拍和秋拍里,曾释出了一部分,算是近些年比较重要的专场之一。

我把他放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介绍,主要是欣赏他的收藏理念。他虽然是富豪,但是他的收藏理念,和当年包括现在的富豪式收藏完全不同。早年他也按照流行的观念,收藏明清官窑的名品。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喜欢单色釉,尤其喜欢白釉。于是,他后来便专注于白瓷收藏。在他去世前几年出版的藏品汇总图录里,百分之八十都是白釉瓷器。他的这批白釉收藏,也成为了空前绝后的存在。

这批白釉瓷器,上至隋唐,下至晚清,品种无比丰富。我们绝不能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这批收藏,因为他收藏的出发点就不是金钱。他的藏品里面既有典型的市场认可的品种,也有很多现在和当时都一文不值,但又在器形、装饰等方面有独特之处的品种。从他自己的介绍里,也可以得知他的目的在于研究,而不是单纯收藏陈列。

能抛开经济价值,从研究、审美和自身乐趣出发的藏家,真的不多见。

这本卡尔坎普的图录由于是1965年出版的,照片质量不高,里面九百件藏品数量又过于庞大,导致每一件的图像都很小,细节几乎完全看不清。但是作为早期研究的资料却很重要。

下面按图录的分类顺序,给大家拍了一小部分照片。

越窑:

北方青瓷:

龙泉青瓷:

官窑、哥窑:

唐代瓷器:

河南黑釉、磁州窑:

唐至辽白瓷:

定窑及定窑系:

青白瓷:

福建白瓷:

元代至清代白瓷:

明清釉里红及单色釉:

明清彩瓷:

卡尔坎普那个年代对很多窑口的研究几乎为零,而他的收藏又种类繁多,所以书中的断代、介绍存在大量的错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器物都是很重要的研究资料,一些瓷器更是孤品。大家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去网上找找苏富比08年巴黎和伦敦的几场拍卖图录。他重点收藏的老窑被放在了伦敦的春拍和秋拍,明清则放在了巴黎春拍。一些在巴黎没卖掉的后来又拿去了伦敦,不必细表。

正向前文所说,卡尔坎普的收藏不太看重经济价值,08年的几场拍卖也证实了这一点。许多老窑白瓷,都是一千多英镑草草成交。其中的精品似乎也受到了影响,用今天的眼光看,成交价都不理想。比如下面这只定窑的三足弦纹奁式炉。

这只奁式炉08年的成交价仅为32450英镑。而到了2018年,它出现香港,成交价是792万港币。

对于收藏家来讲,图录可以用来查找藏品来源。比如这只奁式炉,底下有坎普博士的收藏标签“CK448”。我们去图录里翻到编号448的那件,正是这只香炉。

当年拍卖的四百多件坎普旧藏,无法全部在此分享,只挑选了一部分精品和普品。每次看这批藏品,都会很佩服卡尔坎普的钻研精神。大多数看似都不是顶级,但是却又都可遇不可求。能把它们瑰集一处,没有几十年的积累,又如何能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