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和他的印) 钱松的篆刻有很高的水准,据说同列“西泠八家”的赵之琛一见钱松的作品,就惊叹道“此丁(敬)、黄(易)后一人,前明文(彭)、何(震)诸家不及也。”(《广印人传》)浙派同宗的印家有这么高的评价是相当厉害了,或许这还有夸大的成分,但是稍晚一些的著名印论家魏锡曾也给了很高的评价,他在《钱叔盖印谱》后面写了长长的跋语,最经典的一段是:“余于近日印刻中,最服膺者,莫如钱叔盖先生。先生善山水,工书法,尤嗜金石,致力于篆隶,其刻印以秦、汉为宗,出入国朝丁(敬)、蒋(仁)、黄(易)、陈(豫锺、鸿寿)、奚(冈)、邓(石如)诸家。同时赵翁次闲,方负盛名,先生以异军特起,直出其上……”显然,当时已声名天下的赵之琛对钱松的佩服是真实的,钱松的成就的确了得。 钱松(1818~1860年),清代时期篆刻家、书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犹精篆刻。 (钱松的画) (钱松的字) 钱松一生以布衣终,光绪三年邑人高邕辑其遗印成《未虚室印赏》四卷,另有《铁庐印谱》、《钱叔盖印谱》、《钱胡印谱》(与胡震合辑)等行世。 (富春胡震伯恐甫印信) (米山人及邊款) (蠡舟借觀及邊款) (聽秋翰墨) (見聞隨喜) (次山) (保之) (又號蓮汀) (山水方滋) (以古為徒) (丁丑鼻山) (老夫平生好奇古) (徐氏珍藏) (稚禾所藏) (周閑翰墨) (大小二篆生八分) (壬申生) (集虛齋) (集虛齋) (稚禾手摹) (范叔隸古) (稚禾八分) (范五) (范禾印信) (壬辰叔子) (胡鼻山人宋紹聖後十二丁丑生) (藏壽室印) (鼻山藏) (楊季仇信印大貴長壽) (范湖居士周閑之印) (恨不十年讀書) (餘事作詩人) (閔釗) (大司寇章) (應氏家藏) (生于癸巳) (蓉圃詞翰) (心心契合) (芸軒) (讀未見書室印) (致軒) (稚禾金石) (任熊印) (楊石頭藏真) 钱松究竟算不算浙派的印家,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把他归为浙派的西泠印人(比如刘江编的《中国篆刻聚珍.钱松卷》)说:“从钱松的大部分作品风格来看,钱松篆刻与浙派前贤还是一脉相承的,说他的印风与浙派无涉不切实情,浙派的每一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倾向,程度不同而已,钱松对于汉印有自己的理解,对于浙派印风有自己的表现特点,与其他浙派诸子相比个性特征更加明显了一些。因此把钱松众浙派中拉出来,并不是科学的开放的流派观。”但认为把钱松拉出来独成一家的名家也有,比如韩天衡先生在《豆庐印话》 中就说:“钱松虽八子之末,而取径敬身,又有摹汉印二千钮之功力,天资高、功力厚,故所出已非浙派可囿,惜其籍西泠,故被推上了“西泠八家”的“交椅”。而以吾之见,钱松足以超过六家,而与丁敬比肩。”大家各有视角,各有立场,所说也都有道理。 钱松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一点,就是真正从汉印入手,像他一样,大量地临摹汉印,好作品自然而然就来了。不是有那样一句话嘛:“没有方向时,只管努力,有方向时,只管坚持”,而大量的临摹汉印,已经有了方向,所缺的就是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