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巧拟半命题作文的题目?

 郑王静晓 2019-05-11
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有人把文章的题目比喻成文章的眼睛,传神的题目体现出文章的灵魂,摄人心魂,生动形象的题目使人耳目一新,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此可见题目在文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怎样巧拟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让你的作文闪出第一。

  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所以半命题作文也从未被中考试卷冷落,纵观近年省内外中考作文题,不难得出这一结论。比如广西玉林市中考作文以《     ,我的最爱》为题。山东淄博中考作文题为《       其实我很快乐》。天津市中考作文题为《        ,你好》。山西太原市中考作文题《可以选择       吗》。湖北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作文题为《     ,,   最美的数字》。浙江义乌市中考作文题是《我懂得了      》》。湖南永州市中考作文题为《让    在心底永驻》等等。此外,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写半命题作文的要点之一是填补题目的空缺内容。填补空缺的过程就包括审题、选材、立意等过程。填补题目空缺主要包括填补前空、填补后空、填补中空和填补前后两空四种类型。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容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作的内容。如江苏淮安市中考作文题《积累          》(幸福、美德、知识… …)你觉得所提供选择的词语中那个最好写,你就补上那个如觉得这几个都不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但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再如以《难忘的        》为题的半命题作文,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星期天》、《难忘的一件事》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一件事”是“难忘的”,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要避免拟题宽泛,难以下笔。比如,天津市中考作文题为《        ,你好》,这道作文题,其材料和内容比较宽泛,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都有内容可写。但由于大家的经历相似,作文中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大众化作文。在写作中不要贪大求全,写作的切入点要小。如有的考生拟题为《祖国,你好》,因为写作切入点过大,容易使作文流于泛泛,因而不能获得高分。以《感悟  》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要避免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题好一半文”,如何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补全,这里面包含着作文审题与构思的能力与技巧。如2008年山东淄博市作文《    其实很快乐》,就该命题而言,可补充的点很多,有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等。又表示季节的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表示某种心境的词语“平凡、孤独、寂寞”。有表示某种遭遇的词语“挫折、跌倒”。有表示某种活动的词语“劳动、干家务、认识你、帮助别人、考试”等等。虽说可以补充的点很多,但并不是说随便补充一个就可以,而是要经过认真思考后补充一个有个性的能吸引人的题目。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千篇一律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 “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     ,我的最爱》,可填上“爸爸”,叙写爸爸对我的关爱,体现了父女情深的画面;天津市中考作文题为《        ,你好》有的考生拟题为《黛玉,你好》文题显示了小作者的文化底蕴。《当我面   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山东淄博中考作文为《       其实我很快乐》为例,可以《聆听,其实很快乐》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古典文化的喜爱;《完美中的缺憾,我的最爱》运用矛盾的文题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湖北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作文《     ,,   最美的数字》有考生拟题为《1863,最美的数字》介绍了足球诞生的过程。《感悟      》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 > 8 》、《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五、条块分割拟题法。

  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犹如裁缝剪布料一样,样式剪裁得新颖得体,穿起来就会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     ,你好》中考作文有一个考生拟题为《初三,你好》,这种拟题本是大众化面孔,但该考生很巧妙的在文中运用了四个小标题“草莓味的初三”、“黄连味的初三”、“薄荷味的初三”、“西瓜味的初三”,四个小标题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文题遥相呼应,既新颖,又是文章脉络清晰,层次鲜明。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此外,“病历杂文体”、“几何证明式”、“访谈体”、“日记体”等体裁形式的作文,在拟题上也是大有文章可作。

  总而言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读者“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又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