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大多数创业都死到这儿了

 源源不断 2019-05-11

文/黑炮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创新是好事儿,打破既得利益者的格局,重新分配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这个创新是基于原有企业的创新,但在一个原有企业里搞创新,是件很难的事儿。

公司原有一套运营体制,销售、技术、产品、市场、法务、财务、行政和老板,创新就是要打破这些环节里流程和习惯,重新调整为一种新的客户服务关系,当然了,这里面有人喜欢迎接变化,可有人安于步步就班,所以对于你的创新,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外部市场上的需求和客户,而是适应公司内部。

另一个是新办企业的创新,也叫创业,就是原来你是一个销售,手里有几个客户,或者你是一个技术,发明了一个新产品,不想给老板打工了,或者适应不了内部,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或产品能有丰厚的利润和远大的未来,于是辞职出来创业。

创业的第一步是钱,一般都是从这儿开始的,拿出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原始积累,或者父母亲戚朋友的拆借。

注册公司、租房子、招人,研发产品、找客户,创业从0到1了,这时候创业者都很亢奋,见谁都两眼放光、夸夸其谈,天下都是傻逼,就是我的公司宇宙第一,见到个投资人,一副你不投资我就错过几十亿的自信满满。

这时候,能拿到投资的,真是天使投资,基本都是靠感情、靠人情、靠关系,那种拿着一张商业计划书就能收获数百万刀的,基本都是事后编的神话,你都不知道他爸妈七大姑八大姨是什么狠角色和社会地位,或者过去他在公司位高权重的时候,给过别人什么后门方便和优惠。

基业长青,百年是为目标,从1到99是最难的,到了100之后,自然公司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万事皆有流程和预算,事前有计划、事中有预案、事后有总结和反馈,只要这个老板不作死,理论上这个企业真的会好好发展。

可是我们改革开放才40年,真要有百年企业,也得2080年以后再看了。

而绝大部分创业企业死在2上了。

2是天花板,就是老板个人的死穴,有了产品,也有了几个客户,公司开始有收入,需要扩大再生产了,需要增加人手了,初创是个个体户,但一旦公司从几人、几十人到几百人的时候,公司分成了销售、市场、技术、产品、法务、财务和行政等等环节,各个环节需要支持和配合。

做的好的才能走向3,做不到的,就在2这儿停住了。

俗话说,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门派,十几个人的公司,老板是一言堂,还能hold住,可当公司几十人上百人的时候,老板一个人指挥的过来吗?

也就是每个环节都需要信得过、顶得上的人来帮老板分担和管理,更关键的是老板除了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还得有情商,能把这些人招得来、用得好和留得住。

企业早期规模小、效益一般,用钱的地方很多,工资给低了人家不来,给高了又内部不均衡,只能谈感情、谈未来、谈梦想,大家一起艰苦创业,未来一起荣华富贵。

过去老板是顶尖销售或技术大牛,或客户专家,现在这些统统不顶用了,老板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要识人、用人、维人,谁适合干哪个工作,谁走了谁还能补上,或者外面还以用谁?这些环节都不能失误,而任何一个失误对公司来说,都是致命的。

真正的元帅不是亲自一线上阵打仗,而是未雨绸缪、排兵布阵和随机应变的指挥。

小胜靠智,大成唯德,拼到最后,拼的是老板人性,很难想象,一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不与人为善、和气生财的老板,会把企业做的很大?

哪有人愿意跟他一起共事?突不破个人性格的缺陷和瓶颈,从管事到管人,做到个人的能力提升,公司很难走到平稳发展期,在2的时候就把自己折腾完了。

修身、爱家、齐公司、商通天下。这个顺序不能变,创业前想想,创业中,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想想,自己能做到吗?


实说新语阵亡了,二世出生,

继续犀利吐槽、曝光狗血黑幕、八卦小道消息,

聚焦广电、电信、互联网,

围绕电视大屏、小屏互动,

服务内容、应用、运营商、智能终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