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最无用的学问

 安东老王 2019-05-11


  其实,真正研习哲学的人是年轻的。费尔巴哈、黑格尔、康德,他们的生活极有规律,且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活得很老。苏格拉底被毒死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近的,我所知的周国平先生,也是一个爱好哲学的人,现在都六十五六了,还象四五十岁一样,他也以此为自豪。尼采是个特例,他有些走火入魔,心太热了,无法自我平衡,疯掉了。可惜。

  哲学家是长寿的人,原因不仅在于他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更在于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从心灵到生活,他们都努力保持着自己的自由。

  这样说来,哲学其实是这样一门学问,它以爱智慧即求知为目标,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哲学也是最无实际用途的学问,哲学的无用,成就了它的有用。它成了诸科学之母,先后从哲学之中独立出来的有: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等。它的副产品有星相、算命之类。



  以下为哲学摘记: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不可想象;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恩格斯)

  ***

  哲学家可能孤独地生活在僻静之中,他的思想却远走高飞,引起共鸣,产生反响,或遭受斥责。(舒炜光)

  只有哲学家的心灵长着翅膀,因为他时时刻刻,尽可能通过回忆与那些使神成为神的东西保持联系。一个正确地运用这种回忆的人,不断地分享着真正的、完满的神秘;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可是他由于漠视人间的利益,一心向往神圣的东西,不免受到世俗的非难被目为癫狂,殊不知他是通灵的。(柏拉图)

  ***

  研究哲学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实用。人们是为了惊异才研究哲学;他们起初是对一些眼前的问题感到困惑,然后一点点前进,提出了比较大的问题。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是为了实用。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龙活现着;哲学也一样,它是唯一一门自由的学问,它只为自己而存在。

  有些职业使人特别见老,而象指挥家、伴侣、画家、牧羊人他们却永葆青春年华。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相反,那些任人摆布的人就很快地变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