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仙游(一)

 明悟好学 2019-05-11

 仙游,听这地名,有些些飘逸,很仙风道骨的赶脚,也透露着些些吉祥味。

大抵中国古代的传统县都很吉祥,远的不说,单就福建省的县级地名就很好听---福安,寿宁,周宁,柘荣;长乐,永泰,清流,宁化;将乐,泰宁,建宁,惠安;德化,永春,诏安,长泰;南靖,平和,华安,顺昌;光泽,政和,永定,连城---一口气念下来,很有歌舞升平,国富民强,物阜民丰的赶脚。这大概就是古代天朝统治者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理想写照。

但是,认真想想,仙游和其它地名还是很不一样的。仙游地名是一种事实上的白描---神仙游过的地方,以此大事件为记,为名,符合古人“因事名之”的原则。而上述其它地名则是寄托了人们良好的希望和寓意,符合古代“美愿命名的原则。

仙游,神仙游过的地方,听来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也!

仙游的地名是怎么来的?

仙游本名“清源,和“永泰”,“清流”同类,意蕴清秀隽远。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仙游立县,名“清源县”,属“武荣州”(今泉州)管辖;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泉州”又改称“清源郡”(因时“福州”名“泉州”,故避名);唐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泉州”。所以泉州叫做“清源郡”的时间只有短短16年。但,就是这短短的16年,却改变了仙游的历史。

 唐天宝元年(742年),“泉州”改名“清源郡”那年,郡守赵颐正以县郡同名诸多不便为由,奏请“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这就怪了,人家“清源县”是699年就已经定下的名,你“清源郡”742年才改名的,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无端就把人家的名儿抢了,然后逼人改名,很像皇帝名讳的霸道劲儿。再说了,你改名改啥名不好,非得凑热闹抢别人的?况且,改名历代都是很严肃的事,天朝的“民政部就这么草率的批了?而且,抢了之后才16年又改回“泉州”,之前泉州几易其名,很明显是典型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横刀夺爱了。我不由得很有些些悲愤了!总之,官大就任性,没办法的事,只好从了。

其实,自古至今,泉州的“清源文化并不如何茂盛,除了个“清源山”,并未留下多少历史痕迹。倒是仙游县的“清源情结千年来一直浓厚。因为仙游立县以来只用过“清源和“仙游俩名字,“清源是“仙游的“前世,也是本源。《仙谿志》注:“仙游之与莆田,其始一县也。……寻析莆田为清源县,此清源县置县之始也。耆旧相传,县本清源镇,后因其名为县,然旧无此纪。”县志明确指出,“清源县”本由“清源镇”而来。看来这“清源二字由来已久,499年立县之前就有了。所以,人心思古也是必然的。新修的环城北路取名“清源路,很快“清源小学,“清源中学等就要出现,大有回复旧名之荣光的架势。

“清源”改名为“仙游”源于一个传说?

传说,汉武帝元狩年间(122-116年),江西临川何任侠,官至“闽郡太守”。老何生九子,不知道是哪世的报应,除长子额中一眼外,余八子全是瞎子。一天老何带小何们到“淮南王”刘安家作客,密谋反汉。真搞不明白,这老何干这等大事,还带着九个瞎子出来。偏偏这些瞎子耳尖,听到了这密谈。眼瞎心不瞎,忠君爱国的瞎子们力劝老何更弦。老何不依,瞎子们于是集体“私奔。先至福州于山炼丹,所以现在还有所谓的“九仙洞,“九仙观,“炼丹井等“遗迹”。后来,又到了福清石竹山,还是炼丹。这俩地方炼丹都没有炼成。最后,他们只好换地盘了,居然摸索着来到了仙游地界,采枫折枝,起亭过夜,于是仙游就有了“枫亭”这地儿。继续北上,中途在“赖店”短暂休息,于是就有了“留仙村。到榜头遇一溪,掬水洗脸,眼睛居然痊愈,于是就有了“仙水溪”。水能治眼疾,说明很有灵气,于是哥九个继续上山,最后在“九鲤湖”旁落脚。“九鲤湖”水波荡漾,飞瀑出高峡,水质清冽;又有天然石窝无数,于是炼丹水到丹成。湖中鲤鱼常年用丹成精,一日飞跃而出,九兄弟于是跨鲤成仙。

这传说美不胜收,很能激发人的灵感。于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泉州别驾赵颐奏请朝廷更名“仙游。这个别驾很有唐代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居然想出这么个美妙的县名,真是有才。不过,夺名之恨,不能因此而消。

“九仙”传说源于西汉淮南王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众所周知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前172年),刘长被废,绝食死。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突然心软,大发慈悲,三分前“淮南国”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袭“淮南王”之爵位,年仅十六。

刘安是个多才多艺的“文青,也是个“愤青。才思敏捷,博朗群书,善文长辞,乐鼓擅琴,属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这家伙很有才情,屈氏离骚体诗写得好,汉武帝很敬佩他。刘安文科念得好,理科更佳,尤其是实验室动手实践能力很强。换今天,就是在安徽考,不用买北京户口,上个清华也不在话下。他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士炼丹制药,一时“三教九流”,“三山五岳”,“群贤毕至”。史书说:“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佼佼者当属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这“江南八怪”各有专长,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点水成豆腐,居然成了豆腐的“祖师爷”了。淮南有句揭后语:刘安做豆腐--因错而成。真是有趣! 

刘安是个很会“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升华为理论的人,他召集门客,编写《淮南鸿烈》一书,书中载有大量的所谓“发明创造,“炼丹秘术。如:鸡蛋去汁,燃艾取热气,使壳浮升。东汉司空掾高诱为该书作序:“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著,其文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看来这部所谓的“哲学”书籍,“道家经典”很是难归类的。因为,它是一部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鬼神仙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无所不全的“大百科全书。所以,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将其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杂家”,属子部。有点上不了台面又弃之可惜的“鸡肋的嫌疑。

汉元朔五年(前124年),“八怪之一的雷被与淮南王太子刘迁比剑,误伤太子,怕被惩罚,于是逃往长安,“恶人先告状”,“先发制人”,告发刘安谋反。刘安于是被刘彻赐死。

“何氏九仙”和淮南王真有交集吗?

九仙之父“何任侠”传说是“闽郡太守”,查秦代36郡中有“闽中郡,汉时被废(现福建省闽侯县)。所以汉元狩年间就不可能有个“闽郡太守何任侠。再说了,淮南王刘安勾结的是“闽越王余善”。所以,何任侠这人是后人讹误的。

 这事儿到了后世,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宋太宗时期的《太平寰宇记》中就变样了:刘安笃神仙秘法鸿宝之道,招方士数千,欲求长生。一日八老者求见未果,于是幻成八童。刘安赤脚出迎执弟子礼。八公与刘安登山修道炼丹。丹成,刘安服之,与八公“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啄之,尽得升天,“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于是就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谚语。看来这两本书中的糟粕还真不少,好端端一段史实居然被恶搞成神仙传奇嘛。而且还是政府主持编修的“地理志”。

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们,“何任侠和九子”更加可能是后世民间杜撰出来的。或许何任侠本身就是淮南王的门客之一,擅长炼丹之术。“九仙”说不定就是《水经注》里的“八公”和刘安为雏形的。虽然,《水经注》是北魏之作,却肯定有其先前的民间传说背景。说明唐前民间就有了这个传奇故事,蓝本就是《淮南鸿烈》。刘安的治国理念是“无为而治”,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得到百姓的拥护。“鸡犬升天也反应了人们对淮南王的热爱。

看来“淮南王炼丹”之事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鸡犬升天。“鸡犬升天之事,按唯物主义观点,那是“子乌须有的“封建迷信

“鸡犬升天的九仙和“何氏九仙真是一回事吗?

《福建通志列仙传》卷一载:“盘古开天后,“元始天尊”幻化世间万物为九股真气,归聚成形为九真奉元无上圣莲,收归座下。汉武帝时,天尊见闽地南蛮,教化未开,有心度化,圣莲与之心意相通,化为仙真之形。天尊明令荷莲相生,闽郡太守何侯,号任侠,江西临川人士,素有正直侠义之风,受汉武帝信任,派为闽郡太守。尔等九人托生太守膝下,奉元修真”。

看来,“何氏九仙”并非史有其人,而是道教“九仙”之说的衍生。而且,《福建通志列仙传》中没有提到九仙和淮南王的任何关联。

《福建通志》是清人谢道承所著,《水经注》等是其著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谢道承的传奇几乎接近于现在的普遍说法。但是,唐前的传说未必有这个“闽地南蛮,教化未开的内容。更可能只是后人的进一步臆想添加的情节。更大的硬伤仍还是:何任侠传说是“闽郡太守”,但是汉代福建属于扬州管辖,“扬州七郡”中,就压根儿没有“闽郡”或“闽中郡”。看来,现在的九仙传说几乎来自清人谢道承所著的《福建通志》,加上《水经注》和宋太宗时期的《太平寰宇记》。当然,《福建通志》的来源自是长期民间的讹误的积累结果。于是,四本书合在一块,九仙和淮南王就有了交集。

“何氏九仙”真是“鸡犬升天”讹误而来吗?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民国三十一年,有个乡绅徐鲤九,著有一本《九鲤湖志》,里边有篇《九仙考异》以为:淮南王刘安勾结闽越王余善反汉失败,便假装“自刎”,装成瞎道士来福建投靠余善。路人问之何姓?答何。余善不敌汉,逃到仙游“越王城”固守,“九仙”一路跟来,到处留连,至今留有“九仙山”,“留仙山”,“仙游山”,“仙水”等地名。余善死后,他们隐居九鲤湖边藉“炼丹”“仙药”度世。

看来,“闽中郡守”真很可能就是闽越王余善演变而来。

“何氏九仙”的传说最早是谁记录的?

“鸡犬升天”的故事,早在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记载了。但是,最早记录何氏九仙传说的正规方志,却是《仙溪志》。福建现存三种宋代方志,二部为泉州人梁克家的《三山志》和黄岩孙的《仙溪志》,另一部为赵与沐的《临汀志》。《三山志》和《临汀志》是府志,所以,《仙溪志》是全国唯一现存的宋代县志。

黄岩孙(1218—?),字景傅,号苍磐,惠安人,生于仕宦之家,曾祖翰,进士及第,任柳州知府,祖父为国子监出身,授商州通判,父佑,太学生,赠奉政大夫。黄岩孙在宝祐二至五年以迪功郎任兴化军仙游县县尉,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

黄岩孙任仙溪尉时,百姓追念前任县尉段全、凌景阳,岩孙作思贤堂,并撰《仙溪县尉厅思贤堂记》。在任期间,黄岩孙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造桥筑路,便利交通;编纂《仙溪志》,保存一邑史实。

宝祐五年,刘克庄为其所纂《仙溪志》作《序》,说黄岩孙将要去担任潮州州学教授,并有赠行诗。黄岩孙在任上,协助知州游义肃重建孔庙的大成殿,易木柱为石柱,又重修了仪门。

《仙溪志》15卷,宝祐五年(1257年)编成。卷一为叙物产,包括星土局势、道里、乡里、官廨、仓库、县郭、坊表、市镇、宸翰、学校、学田、祀田、社稷、风俗、户口、财赋、夏税、产盐、秋税、货殖、果实、花、草、木、竹、禽、兽、水族、药品;卷二为令佐题名、进士题名,包括知县、县丞、主簿、尉;卷三为衣冠盛事,包括仙释、祠庙、祠堂、冢墓;卷四为人物,包括唐、五代、宋人物。元代曾有人重订镂版,后版散卷遗,现仅存清瞿氏铁琴铜剑楼抄本四卷,藏于北京图书馆。

对《仙溪志》有人批评:“除了人物记载略详外,其他方面的载叙过于简约”,使后人无法更多了解宋以前仙游的历史情况。这句评论很有启发,宋前早有“何氏九仙”传说,只是具体情节不清。

有个叫周成勣的先生是这么解读《仙谿志》的: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仙游县尉黄岩孙编著的《仙谿志》,对九仙有两处记载。卷三“仙释”曰:“何氏,临川人,字名莫详。汉元狩中,兄弟九人自临汝来,经行“鸡子城”,弈于岩畔,炼丹于湖上,丹成乘九鲤鱼上升。” 卷三“祠庙”曰:“灵显祠。在县东北来苏里,旧名何仙祠。……稽之载籍,神姓何,讳未详。”

“字名莫详”,译为“字号,名字无人知道。”“稽之载籍,神姓何,讳未详。” 译为“考查有关书籍,何仙祠祀奉之神(即九仙父和九仙)姓何,名字不知道。”旧时不敢直呼尊长或神灵的名字,叫“讳”;讳,即名字。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为兴化县治所在地的《游洋志》关于“仙父仙母”的记载:“仙父姓何氏,讳未详。居庐江,继徙豫章,母张氏,生九子四女。时,汉淮南王安,招文章、学术、智数之士。神在江淮间,与王友善。九子亦从之游。”

以上三处记载都明确无疑地表明:仙父姓何氏,名字不知道。

但是,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仙游县志》有关“何氏九仙”的记述改变了:“何氏九仙,汉武帝时人。父任侠,有奇气,与淮南王安游。娶张氏,生九子,目俱盲,独长者一目当额,朗然如日。初,亦从父客淮南。”

于是,歧见产生了。

其一,“父任侠”被译为“九仙父名叫任侠”。

周氏认为,“任”为“抱负”,“责任”,“担当”,“担负”等;“侠”,即侠士,义侠,好汉;“任侠”,意“以侠士为己任”,或“有侠士的抱负”。上下句连起来,可译为:

(九仙)父以侠士为己任(有侠士的抱负),有不平凡的气质。

其二,“亦从父客淮南”中的“客”字,被译为是“做客”。

周氏以为,“客”释为“做门客(食客,宾客)”,即寄食于贵族豪门并为他们服务的人。九仙父和九仙都是淮南王的食客和养士。

其三,“与淮南王游”“九子亦从之游”中“游”字,被译为“游玩,游览,旅游”。

周氏以为,“游”,游学也。古人把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学校犹水,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雨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从游”即与淮南王一道从师学习神仙黄白之术,学炼丹与飞昇之功。“淮南王与八公白日升天”的传说,与“仙游九仙跨鲤升天”两者何其相似!

明代版本的“何氏九仙”

明代黄仲昭著有《八闽通志》。很幸运,从图书馆里居然找到了该志。查阅该志原文:“九仙山自永福县嶙峋起伏而来,至此耸为一峰。石上涌飞泉,色白味甘。世传汉时何氏兄弟九人,饮此泉而上升,故名,东有仙迹石,唐陈峤寓居于此。” 也没有具体说民何氏的父亲姓名,很明显很多事情都是《福建通志》补充想象出来的“具体而微的情节。

黄仲昭(1435-1508),莆田人。明代著名方志学家,诗文家。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成化三年,因《谏元宵赋烟火诗疏》被廷杖,贬知湖南湘潭县,途中,改任南京大理评事。弘治元年(1488年),任江西提学佥事。辞官后七年编成《八闽通志》八十七卷,为福建最早省志。后与周瑛合作,编《兴化府志》五十四卷,为兴化府第一部府志。晚年编《延平府志》、《邵武府志》和《南平县志》。有诗文集《未轩集》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世称其文“雄浑醇雅”,其诗“和易近人”,享有文名。

黄仲昭是比较正规的“地方史官”,他严谨和考证比较可信,里边有大量对前人的勘误和比对,对于民间讹传和神鬼之流,他也会很认真的标注。

《八闽通志》的相关记载稍有差别,是“饮泉而上升非“炼丹胯鲤成仙。并且有提到“九仙山”之名。

明代《游洋志》的说法

《八闽通志》稍早点的民间“方志是明代莆田庄边赤石村的周华著的《游洋志》,大概是在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裁撤兴化县之后不久《游洋志》载:“莆田兴化县来苏里,古时建有灵显祠,祀神何氏。居庐江,继徙豫章。娶张氏,生九子,女四人。时汉淮南王安,招文章学术智数之士,何神在江淮间与淮南王友善,九子亦从之游。后九子从师大罗,得辟谷法,遂自九江寓居于闽之于山。因经过莆阳,爱山川之秀,遂以鸡子城山东北之湖修炼焉。今鲤湖是也。后淮南王以事伏诛,其父乃渡江,自闽之莆,以寻其子。然九子巳仙而去矣,遂隐于九仙山,从女子归于范、信、张、杨。未几而殁,遗铜环铁鞭枪于溪石之上,洪水推荡不去。里人神之,即其地立祠,中奉仙姑、仙翁,九子侍焉。盖汉元狩时事也。自隋历唐,皆相沿不废。宋乾道二年(1166)旱甚,县官祈祷,立即灵应。”

记载十分详细生动,精彩,连老何寻子到仙游,后人去处,从女子归于范信张杨等“后传都有了。然而这也是被人诟病之所在。这志书半史半讹,主要来自民间口口相传和手抄本,真实度大大可疑。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兴化县,军治和县治设游洋镇。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撤县。县撤后,庄边赤石村周华,搜集材料著《游洋志》八卷,传世只有手抄本。民国,游洋人张国枢搜罗残缺手抄本,整理出《兴化县志》。1997年,蔡金耀以《福建兴化县志》校勘明周瑛,黄仲昭编著的《兴化府志》。后来,蔡金耀又以《兴化府志》反校《福建兴化县志》,发现张国枢重刊本出错四百多处。难怪,流传至今的所谓《游洋志》是经过几百年的多手拼凑的结果,根本就不是原来明代的“初本”,谬误和讹传自然甚多。所以,表面上《游洋志》所载涉及到“何氏九仙”的故事和现在流行的几乎一致。却从侧面放映了,目前“九仙”故事根本就不是《游洋志》当初记载的内容。或许,当初就是和《八闽通志》一样聊聊数字而已。

黄仲昭的《八闽通志》有关九仙传说的部分是肯定要参阅当时的《游洋志》的,此外无有他物可考。那么,如果以《八闽通志》反校现在看到的《游洋志》,现传《游洋志》讹误惊人。

现版的《游洋志》很多内容或许根本就是清代以来的“后人”组装成的。

“九仙”传说实际是魏晋中原何氏移民仙游的“神话”版?

“九仙”的传说看来是由来已久,至少南宋前就有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历史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

个人认为,“何氏九仙”的传说路线,就是何氏一族往仙游的移民路线图。但是,这个时间很可能不是汉武帝元狩年间(122-116年),更可能是“晋永嘉”时期,就是辛弃疾笔下的“永嘉草草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征闽越,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将闽越人全部迁往江淮地区,闽中成空虚之地。此后300年,福建彻底荒芜,据汉中平元年(184年)人口普查,当时福建地区总共只有4万人;而且这一带的行政区域一度完全撤销,直到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 建安郡拆设晋安郡,辖8县,仙游仍属侯官县。清乾隆《仙游县志》引宋路振《九国志》:“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胡、何、邱、詹是也。”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衣冠南渡、八姓入仙”。宋《仙溪志》载,唐圣历二年(699年)立县时,人烟稀疏。五代十国时主客还未满千户(定居和外来人口,按每户5人计,不过4-5000人)。

而传说的九仙是汉武帝元狩年间(122-116年),当时,汉人还未大量进入福建。而蛮荒之地的仙游地区穷山恶水海潮入侵,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仙游平原开发是唐代的事,移民还远没那么早到达。就是来了,少量的汉人也是难以存活。之后6年,汉武还迁越民的公元110年,很难想象会有何氏汉民冒险迁移,无疑自动送入虎口。三国时孙吴五次进军闽中,花62年时间才基本巩固了福建的统治。为了加强对闽中的统治,吴国于永安三年(260年)撤销南部都尉,在福建设立建安郡(建瓯),辖5县,仙游属侯官县。立郡后,仙游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人口有所增加。但,就是到了宋代,《八闽通志》载仙游县2688户,14536口,也只比永春,安溪,德化三县略多,几乎垫底福建省。

所以,何氏九仙应该最早是永嘉时期进入仙游的。考古发现也证明汉人移民先是在榜头一代定居的,此处靠近九鲤湖,就在山脚,而这个村落称“何麓村,今仍在。“何麓村往上沿山脊有一古道直达“九鲤湖,岭称“何岭。“何麓村居民自然姓何,并自称是九仙后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了。1987年6月,榜头坝下刻有“晋咸和八年”(333年)字样的方形土砖和半截古陶罐便是明证。

查相关资料:何姓入莆有四支,两支是入仙游的:

1、《游洋志》载:“莆田兴化县来苏里,古时建有灵显祠,祀神何氏。居庐江,继徙豫章。娶张氏,生九子,女四人。时汉淮南王安,招文章学术智数之士,何神在江淮间与淮南王友善,九子亦从之游。后九子从师大罗,得辟谷法,遂自九江寓居于闽之于山。因经过莆阳,爱山川之秀,遂以鸡子城山东北之湖修炼焉。今鲤湖是也。后淮南王以事伏诛,其父乃渡江,自闽之莆,以寻其子。然九子巳仙而去矣,遂隐于九仙山,从女子归于范、信、张、杨。未几而殁,遗铜环铁鞭枪于溪石之上,洪水推荡不去。里人神之,即其地立祠,中奉仙姑、仙翁,九子侍焉。盖汉元狩时事也。自隋历唐,皆相沿不废。宋乾道二年(1166)旱甚,县官祈祷,立即灵应。” 新加坡何思成堂族谱记:该堂一族皆九仙后裔。北宋末年由福建莆田迁到广东开平龙塘,再迁到新加坡。

2、元至治年间,祖籍岭南西路(今广西)的何严,元至治元年进士及第,官兴化路总管兼劝农事,累升朝奉大夫。秩满后择仙游城北门定居。第三子何建七定居在文贤里(今度尾)中岳村。明末何贵峰从中岳迁到折桂里(今榜头)。其子进五迁到仙游兴泰里(今钟山)。清初一支后裔迁到东门何厝,清末,又一支从北门迁西苑,赖店。

如上两支中第二支是族谱中常见的叙述方式,脉络清楚严谨;而第一支却充满了神话色彩,来源不明不白,这在族谱中是很少见的---以传说中的人物为祖先,岂不认仙作父,有悖于伦理?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由于时间久远,族谱散轶,口口相传下,逐渐将神话后的移民故事代代相传。但是,移民事件的大体脉络都在传说中体现出来,这和传说中反应史前文明然后撰史的作法一样。另外,考古的发现也常常证明了传说对于编写史前文明的佐证的重要性,故此可以推断何氏九仙这一支的移民路线是:安徽庐江---江西豫章---江西九江---福州---福清---仙游钟山,榜头。

据何氏网的资料:何姓源于韩,为战国七雄之一。秦灭韩,何氏太祖韩?(音jian)与妻流寓安徽庐江,操舟为业,遂以何姓。所以“天下何氏归庐江。看来,仙游九江何氏前人正是从庐江迁出,有可能受淮南王反汉之事牵连辗转江西,福建;不过,这个迁移过程不是一下子的事,而是近200年的时间。这就能解释清淮南王,九仙祖籍,南迁移民等一系列的疑问了。

小结:何氏九仙很可能是安徽庐江魏晋时期何氏移民入仙游的后裔,由于淮南王刘安的缘故,加上历代神仙志和民间的传说加工,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清初完整的成熟的九仙传说。“何氏九仙”带来中原较为先进的文化耕作医术,在仙游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被蒙上神话的色彩,被当作神仙永久纪念。

先有鸡后有蛋,先有蛋后有鸡?

前面说了,唐代改名仙游是源于一个九仙的传说。这事儿在宋黄岩孙的《仙谿志》里有载:“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源郡,别驾赵颐正以县名同郡非便,奏请改之。因考故事,谓县有九仙人姓何,以兄弟九人登仙得名,遂改为仙游县”。

黄岩孙(1218—?)是惠安人,宋宝祐2-5年任仙游县尉,刘克庄作序《仙溪志》。黄岩孙的道德文章,历受尊敬。明何乔远更是对黄岩孙作出高度评价。说这个无非佐证黄岩孙《仙溪志》学术的严谨性。

但是,2011年出版的《莆田市地名志》引用《元和郡县图志》,说明“仙游”县名来自“仙游山”。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载:“圣历二年(699)折莆田西界于今县北十五里置清源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仙游县,仍移于今里。仙游山在县西三十里,县因以为名”。

“县西三十里”,指的是县治所在地的今天鲤城镇往西15公里处的度尾镇,西苑,凤山一线。如今的“仙游山”位于德化永春,度尾交界地,海拔1552米,是莆田市的最高峰,距仙游县城驾车距离55公里,直线距离大约42公里。似乎两者不太相符。至于“仙游山”的名称来源,现在是一笔糊涂账了。

到底是先有“仙游”传说,然后有了“仙游”县名,然后有了“仙游山”?还是先有“仙游山”,然后才有了“仙游”县名?这是一个鸡与蛋的争论。

仙游得名的“故事说”和“山名说”之争

一派是陈金燕先生刊登在<湄洲日报>2012年7月19 日的文章认为:唐天宝元年改县名为仙游在先,应该是根据何氏传说,因为九仙的传说唐前就有流传。唐元和年间提出“仙游山”在后,且说不清山名来历。换句话说---唐代元和之前有没有“仙游山”还是个问题。

陈先生又查阅民国时期《九鲤湖志》载:“取县西三十里仙游山为名,与仙游县志载取何氏九仙为名异,似非无根据而云。……於仙游復奚疑,考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九座山”在仙游西北,即古“仙游山”也,则非今县西三十里之仙游山矣。”佐证《元和志》的漏洞。

    另一派是吴燕泰先生刊登在<<湄洲日报>>2012年10月25 日的文章认为: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比宋代《仙谿志》早400年。《元和郡县图志》系唐代宰相李吉甫撰,元和八年(813年)成书,是唐代最重要一部志书;北宋图佚后改名《元和郡县志》。唐代很重视编修地理图志,明确官修史书制度,以“志”名史,并由宰相监修。李吉甫身任宰相多年,所编郡县志以当时四十七节镇为标准,分镇记载府州县户沿革山川道里贡赋等,资料翔实,素有 “记载详尽,引证有据,为后世所重视”之称。清源县改“仙游县”71年后,李吉甫就记述县名由来;而黄岩孙则在515年后才记述。

这么看来,“山名说”占了上风,因为记载较早,所以2011年出版的《莆田市地名志》引用《元和郡县图志》,说明“仙游”县名来自“仙游山”。。

仙游山究竟是哪座山?
    综上所述,如果单从史料的角度来看,无疑是要认同“山名说”的。毕竟南宋的《仙溪志》是后来才有的。

 但是,又发现了一条信息: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引晚唐徐寅之记谓:仙兄弟九人,汉元狩中自临汝来居九鲤湖,炼丹成,乘九鲤上升(因以名湖),有丹处、药槽、虬迹、巨人武在焉。后人告其岩曰何岩,水曰仙水,山曰九仙。

徐寅,字昭梦,莆田人。第进士,授秘书省正字。闽中王审知辟佐幕府。唐昭宗乾甯元年(894年),徐寅到長安應試,考中進士,被授予秘書省正字(九品)。

很明显,晚唐时候,“何氏九仙”的传说内容就已经十分完整了,而非到宋代才有。

《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李吉甫撰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的,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比较而言,《元和郡县图志》早些。大概70多年后徐寅才听到《莆阳比事》所记载的“何氏九仙”的传说。这也说明了,晚唐之前,“何氏九仙”的传说就已经很流行了。所以,很难保证“何氏九仙”的传说不会早于《元和郡县图志》的撰写?只是没有实证罢了!

另外,任何一级官方修订的方志都会以当地修撰的方志或上送的材料为参考,或许这上送的材料不够严谨?或则经办的“专家”也有出问题成“砖家”的时候?

所以,先有山后有县?还是先有仙后有县?未可定夺也!


鸡犬升天图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九鲤湖全貌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九鲤飞瀑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福清石竹山何氏九仙君祠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九鲤湖旧照(很朴素的本真)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九鲤湖“丹鼎”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闲聊仙游(一)---仙游地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