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文史---成为五千日元的人物头像

 梦想童年594 2019-05-11

  4月30日,日本天皇明仁退位,明仁的长子、皇太子德仁于翌日5月1日继位,日本长达三十年的平成时代结束,五月一日开始,日本改元号为“令和”,开启全新的令和时代。 

  进入令和时代之后,日元纸币也迎来改版,新版的5000日元上的人物头像,是日本最早的女性教育家津田梅子。 

从左至右: 上田悌子、 永井繁子、 山川舍松、 津田梅子、 吉益亮子

  津田梅子不仅是日本最早的女性教育家,也是日本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公派留学生,不到7岁就被当时的明治政府派往美国留学,一直在美国生活到17岁,才重新返回她的祖国日本。 

  17岁重返日本的津田梅子,不仅成为日本第一任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英文老师,还创办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私立女校“津田塾”,为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女性精英。而津田梅子本人,也一生未婚,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日本的女性教育事业。 

  A 

  使节团里有5位年幼女子留学生 

  说起日本,人们总会提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成功,当然有种种原因。但其中的主因,则是教育。而教育当中,又尤其归功于平民教育的普及化,与女性教育的高等化。 

  “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子,必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这是1872年(明治5年),日本政府颁发的一道学制命令。而在这道学制命令颁布之前,明治政府还于1871年(明治4年)12月,为学习考察西方文明与科学技术,向海外派遣了总人数为107人的使节团。 

  以当时的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兼团长的107人使节团,由其人数之多、成员级别之高,堪称史无前例。团队成员近一半为当时明治政府的内阁大臣。除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对近代日本影响深远的人物外,还有由日本政府派遣的第一批女留学生。这5名女留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才14岁,而年龄最小的则只有6岁——这名年仅6岁的小留学生,在乘船横渡太平洋的旅途中迎来7岁的生日。她便是日本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留学生——津田梅子。 

  说到梅子前往美国留学一事,必须提及一位重要人物——黑田清隆。黑田清隆是继伊藤博文之后的日本第二代内阁总理大臣(任期为1888年4月-1889年10月)。而早在任内阁总理大臣之前的明治3年(1870年),黑田清隆便已是大权在握的北海道开拓使。为北海道的开拓事业,黑田清隆曾数次远渡重洋前往美国考察学习。 

  在美国考察期间,令黑田清隆最为震撼的一件事,是美国女性与日本女性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这令黑田清隆意识到:教育,是发展的原动力。而母亲的见识,则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 

  想要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栋梁之才,首先是要培养好“未来栋梁之才”的母亲们。要富国强兵,必须先振兴教育;要振兴教育,必须先振兴这个国家的女子教育。 

  出于这样一种“富国强兵”的理念,黑田清隆认为日本的女性教育事业与日本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担任北海道开拓使期间,便开始募集女留学生派遣至美国留学,着手实施“未来栋梁之才”的“母亲培养计划”。 

  1871年(明治4年)12月,黑田清隆募集到的第一批女留学生共5人,与超过百人的“岩仓使节团”一起,在日本横滨港浩浩荡荡地登船出发,开始了远赴海外求学的人生旅程。这5名女留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两位,是14岁的吉益亮子和上田悌子;年龄居中的,则是11岁的山川舍松和8岁的永井繁子;而年龄最小的,则是当时不到7岁的津田梅子——5位年幼少女,全都是旧武士阶层人家的女儿。 

  B 

  10年的留学生活让梅子完全美国化 

  未满7岁的梅子,在刚登上开往美国的远洋大轮船时,仅仅只会说两句最简单的英语:YES或者NO。但在17岁那年,结束了在美国的10年留学生活,返回祖国日本时,除了依旧保留着一张日本女性的脸之外,梅子从服装打扮到谈吐举止、思维方式,都已经完全美国化。 

  在美国10年时间里,梅子一直寄养在雷曼夫妇家。查尔斯·雷曼先生是日本驻美国公使馆的书记官,不仅才华横溢、交游甚广,且工作经验丰富。曾先后受聘于陆军省、联邦政府内务部以及国会图书馆。而雷曼先生的妻子艾德琳则是一位大实业家的千金,毕业于尼僧寺院的附属女校,是一位极有教养与学识的上流女性。这对虔诚的基督徒夫妻,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对于梅子的到来表现了极大的爱心,认为是“上帝送来的礼物”,是“从天而降的天使”。 

  雷曼夫妇养育了梅子10年,见证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如何成长为17岁少女。他们将梅子当成自己的“日本女儿”。而梅子对雷曼夫妇也有极深的感情。因为雷曼夫妇对于梅子的人生意义,几乎等同于自己的父母。这从梅子长大回日本之后,一直不断写信向雷曼夫人倾诉回国生活的种种便可以看得出来。雷曼夫人晚年生病时,当时已经长大成人、并再赴美国留学深造的梅子,也曾主动回到雷曼夫人身边护理陪伴,一尽“日本女儿”的职责。 

  C 

  成为伊藤博文的家庭英文教师 

  17岁那年,梅子从美国回到了日本,先是去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家做了半年的家庭英文教师,接着又经伊藤博文介绍,到日本第一所华族女学校做英文教授。这个华族女学校是日本天皇家族和贵族的女儿们上学的地方,一开始梅子信心百倍,但很快就垂头丧气,因为对于贵族千金们而言,学习知识只是日后成为贤妻良母的修行,而非日后自强独立的武器。尽管当时明治维新已有20多年,日本女性教育也相当普及,但却只停留在初级教育和贤妻良母教育上。除了培养女教员的高等师范学校外,当时的日本甚至都没有一所可以接纳女生学习其他专业的大学。 

  痛感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失缺,明治22年(1889年),梅子重返美国,前往美国的布林茅尔学院求学深造。建于1885 年的布林茅尔学院,如今已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女校之一。梅子前往这所学院留学时,布林茅尔学院才刚刚建校四年,但已因严谨的教育和坚实的学风而获得好评。 

  第二次留美学习期间,梅子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创办了“日本妇人美国奖学基金”,以便于为日后继续来美留学的日本女性提供学费援助。此外,在考察了美国各地的女性教育之后,梅子还暗下决心:学成归国办女学,为日本女性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创办日本最早的私立“女子英学塾” 

  D 

  梅子创办女学的夙愿,一直到明治33年(1900年)才终于得以实现。那时梅子已经回到日本整整8年。当时甲午战争刚结束不久,日本获得清朝巨额赔款。按日本学者的说法:这不仅帮助了日本帝国的军备投入,还成为推动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一大契机。日本人开始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一直滞后于男性教育的女性教育,开始受到重视而蓬勃发展。明治29年(1896年),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后的第一年,日本仅有高等女校19所,学生4000余名;两年之后高等女校便增加到34所,学生8000余名。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之后的三年内,日本的高等女校和女生人数,都各自增加了近一倍。 

  明治32年(189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高等女校法令,规定各府县必须最少建办一所以上的公立高等女校,同时允许各行政级别以及个人团体自由办学。这一法令的颁布,令甲午战争之后的日本高等女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四处生长,梅子多年来想要创办女学的夙愿,也终于得以实现。 

  明治33年(1900年),日本最早的私立女子高等学校“女子英学塾”在东京一幢租借的日式小楼里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仅仅才10个人。创办者津田梅子站在简陋的校舍里,对她的10名学生说:“真正的教育,不是漂亮的校舍和完善的设备,而是教师的资格与热心,以及学生的钻研心。” 

  津田梅子将她创办的女学称为“塾”而不是“校”。她认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教不出好学生。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循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来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质。为此,津田梅子一直坚持小规模办学的教育理念。 

  现在,曾经的“女子英学塾”已经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私立女子大学,并更名为“津田塾大学”,为日本社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女性精英。日本第一位女外交官山根敏子、著名评论家山川菊栄、社会活动家神近市子等,都是这所私立女子大学的毕业生。 

  进入令和时代的日本,安倍政府开始重提女子精英教育的口号。这与明治维新时期所提倡的“要为国家未来培养栋梁之才,先要培养好栋梁之才的母亲”这一理念,似乎异曲同工。作为日本近代最早的精英女性和女性教育家,新版的五千日元选用津田梅子的头像,绝非偶然。 

  此外,新版的一万日元头像,选用了被誉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银行家、实业家渋沢栄一,而一千日元头像则选用了医学家北里柴三郎。这似乎暗示着令和时代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经济、致力生活富足,注重女性教育、提升女性地位,关注医疗与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