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此后修建寺庙也成了历朝历代的国家大事,因此留下了众多的千年古刹,但其中最特别的寺庙非真觉寺莫属。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根据清代的《日下旧闻考》记载,“(真觉寺)明永乐间重建,金刚塔成于成化九年”,因此可知,真觉寺并非永乐初年新建,而是重建,但初建真觉寺的时间却没有记载。 真觉寺命运多舛,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历经风雨,逐渐变得残破不堪,直到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为乾隆给其母后庆祝六十大寿,才对真觉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使之成为皇家寺庙。 根据史料的描述,以及专家们对真觉寺遗迹的研究,发现该寺庙极具艺术价值。首先,它整体坐北朝南,格局严谨,符合中国建筑的传统;其次,殿宇沿中轴线而建,依次是牌楼、山门、天王殿、前大殿、金刚宝座塔、五佛殿及后照殿;最后,通过清朝乾隆年间的修缮和维护,使得真觉寺不仅具有藏传佛教的特色,还具有中国典型的皇家寺庙风格。 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最早的佛足是陕西玉华寺出土的佛足印,距今约1300多年,它足足有半米长,而且脚掌上还有千辐轮纹,五指上有螺王纹,全部图案雕刻的精美有序,宛若天成。另外,在河南龙门石窟的东山擂鼓台南洞的山岩缝隙中,专家们也发现了一处佛足印,确定时间为武则天时期的天授年间,即公元690年—692年。在陕西的大雁塔,里面也陈列了一件佛足碑刻,即释迦如来足迹碑,是唐代玄奘法师晚年让工匠复刻的。 有很多读者对佛足印还不甚了解。据说在佛寂灭之后,会留下自己的足印,供信徒顶礼膜拜,同时也是将福祉留在人世间。后来,信徒们就逐渐延伸出,画佛足会消灾去难思想理念,比如小编今天说的真觉寺金刚塔佛足也有这样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见足如见佛,拜足如礼佛”的深奥寓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