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如其人,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若有闲暇,不妨多多练习

 寻梦向天歌 2019-05-12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口中的“字如其人”,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古人是怎么理解的。

苏轼和王澍曾经从人体构成要素来比喻书法。

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说过'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书像人'站立',行书像人'走',草书则像人'跑'。后来《论书》中更进一步用人体构成来描写书法。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这可以说是对'字如其人'理论的一种创见。

苏轼

清人王澍在苏轼的基础上做了补充,他说到'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

王澍

清人刘熙载从字的内涵来喻示人的内在素质。把'书为心画'的说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集中、具体地从人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艺术水平来论述'字如其人'。

刘熙载

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

其实,好的书法都有深刻的含义,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而且往往能一目了然。唐张怀在《书艺》中说:'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认真观察,从书法作品和文章中,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志趣。

书法

唐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他说,张旭有什么高兴的事、生气的事,或窘迫穷因、忧伤悲痛,或愉悦闲逸、怨恨、思慕,或酣醉无聊、心中不平,只要有动于心,必借草书加以抒发。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王羲之

颜真卿

人品高,书品自然高雅,品德清纯,书法就潇洒。忠臣烈士,字则端正、刚毅、厚重。

旧时的读书人,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漂亮的手写字不单自己瞧着顺眼,别人看了也悦目。乡试殿试,字写得差,考官有权将试卷作废。

可现如今,除了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又有几个人能够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地练字写字呢?美好的事物,永远都是值得向往、值得追求的。若有闲暇,不妨多多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