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煎药的4大学问,学不会中药可能都白喝了,老药师告诉你最正确的方法!

 华北老狼 2019-05-12

有病看中医、吃汤药已成为当下很多病人的共识,而看大医、看名医更是诸多有识之士的首选。

中药汤剂,又称汤液,人们习惯称其为“汤药”,系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

本期供稿专家:

张修佳

山东省济南市毅正堂国医馆 中药房主任

退休前从医42年,曾在空军部队任主治军医,卫生部门负责人,转业到省级医院后,先后任主治医师(执业医师),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01

汤药的特点

优点是非常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治病原则,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泛,吸收快速,能迅速发挥药效,而很少有刺激性及毒副作用。缺点是如果煎煮方法不当,将导致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不完全或随水蒸气挥发而影响疗效。也常有因疏疏忽大意将汤液煎干甚至煎糊,致药物有效成分破坏、失效而不能服用的情况发生。

02

汤药的用途

用途比较广泛,可分为内用与外用。内用主要是口服,也可直肠给药(灌肠),药液进入胃肠后直接吸收,产生作用较快。外用多作洗浴、熏蒸、涂抹或含漱用。

03

煎药方法的重要性

然而即使大医、名医“辨证施治”精准,“对症下药”对路,理应“药到病除”,但如果病人或其家人的煎药方法不当或用药的方法不妥甚至没有注意“忌口”,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和目的。因而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汤药的煎煮方法和质量,并且往往在诊病之后又详细交代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如忌口)等,力求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大家都知道,同等的食材、同等的佐料,不同的厨师做出的菜品或汤的色、香、味、营养可大不一样。同理,煎药方法和服药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汤药对疾病的疗效。因此,如何煎药和如何服药大有学问,病家不可不知,万万不可忽视。

医圣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对煎药方法最为考究,在他举世闻名的经典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总共实载药方269个,其中用汤药的药方就有191个,并在每个药方后都详尽的交代了煎煮的方法、溶剂的选择及用药的方法。张仲景对相关疾患辩证精准,所开药方“药简力专”,多可药到病除,因而被后世医家尊崇为“医圣”,所载的药方被誉为“经方”,善用“经方”为基本方治病的后世医家们被尊称为“经方派”。当下有些被业界嬉称为“半边药橱”的“时方派”大夫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而并非疑难杂症的患者动辄开出数十味药的“大方”现象,令诸多同道不敢恭维。

清代名医徐大椿(公元1693-1771年)说“药物虽精,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他在其著作《医学源流论》中又明确的指出“煎药之法,最易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上述言论绝非“故弄玄虚、危言耸听”。

04

煎药的学问

包括煎器(煎药锅)的选择、药物的加水量、药物的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以及有些药物在煎煮时有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几个次序步骤的特殊要求。

煎药锅的选择

中医历来主张使用砂锅或瓦罐,因其传热均匀、散热较慢且不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应作为首选。电煎药锅、不锈钢和搪瓷材质的容器也可作为煎药锅使用,它们的材质也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铁锅、铝锅或铜锅的材质都容易和药物中的鞣质、生物碱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了疗效或生成有害物质,故应忌用铁锅、铝锅或铜锅。不论哪种煎锅都要有锅盖,煎煮时都要盖好锅盖,不能敞口煎煮。

加水量和浸泡时间

通常一煎前须提前加凉水浸泡,因为常用的中药饮片基本都是干品,药材的细胞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有效成分沉积在细胞内,先用凉水浸泡使药材的细胞重新膨胀,可溶性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再通过煎煮使之扩散出来发挥药力。如若不经浸泡直接煎煮,药材表面的物质如蛋白质容易凝固、淀粉容易糊化,阻塞了药材内部的孔隙致有效成分不易向外扩散,降低了药力。注意也不能用热水浸泡,如山药、茯苓、薏苡仁,芡实等及一些动物药如全蝎、蜈蚣、僵蚕、乌梢蛇等都含有蛋白质,遇热水蛋白质则凝固在细胞内,致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减低了药力。

加水量一般以没过药物3-5厘米为宜,二煎或三煎时加水量酌减。通常轻煎剂(解表药)浸泡30分钟左右,中煎剂(一般药)浸泡60分钟左右,重煎剂(补益药)浸泡60-90分钟左右。

煎煮火候、次数和时间

轻煎剂(解表药):一煎先用武火(急火)速煎,开锅后小火再煎6-10分钟即可出锅,以免煎煮时间太长致有效的挥发性成分随蒸气一起跑掉影响疗效。二煎开锅后再文火煎煮15-20分钟左右,两次煎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中煎剂(一般药):先用武火后用文火(小火)共煎煮2-3次,一煎开锅后10-12分钟即可出锅,如煎煮时间太长也可致有效的挥发性成分随蒸气跑掉而影响疗效。二煎开锅后煎煮20-30分钟左右,也可再行三煎,开锅后20分钟左右即可,数次的煎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重煎剂(补益药):先用武火后用文火(小火)共煎煮3次,为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而减低疗效,一煎开锅后10分-15钟就可出锅。二煎开锅后可煎煮25-40分钟左右,三煎开锅后30分钟左右即可,数次的煎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注意:不论一煎二煎或三煎,都先用武火煎煮,开锅后用文火煎煮至出锅,煎煮期间要随时观察,不时搅拌,防止药液溢出,防止干锅、糊锅。煎药过程中如发现事先加水太少,为了防止干锅、糊锅可以适当的补充些热水,不可中途加凉水。药煎好后药液要立即倒出来,否则药液易被药渣吸收,致能倒出的药液量减少,浪费了药物,影响了药效。通常两次煎煮出的药液总量宜在300-500毫升左右,三次煎煮的总药量适当多些,不应太少。目前很多医者开出的药方药味很多、药量较大,浸泡加水量较多,煎出的药液量也较多,可以每日分数次或多次间隔服用,不必拘泥于一日二次三次。有的患者为了减少服药量而将煎好的药液再进行加热浓缩以减少药量便于服用,因加热浓缩又可致挥发油(精油)随水蒸气跑掉而降低疗效,笔者不很赞同。

特殊煎法

先煎:先煎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充分发挥疗效,也可降低药物的毒性,消除药的副作用。一般矿石类、贝壳类、动物骨骼类、有毒中药及植物中质地坚实的中药,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代赭石、生牡蛎、生石决明、生龟板、生鳖甲、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生龙骨、生龙齿、水牛角、乌头、附子、天竺黄、藏青果等,在浸泡后应先煎30-60分钟,然后再加入群药一起煎煮。

后下:药物后下的目的在于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确保疗效。后下的药物主要是芳香类的中药,这类药物多含有挥发油(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汽蒸馏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其中常含有数种乃至十数种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多比水轻,具有挥发性和特殊气味,如薄荷、荆芥、细辛、苏叶、青蒿、杏仁、白芷、当归、川芎、藿香、佩兰、砂仁、豆蔻、桂皮、茴香、丁香、檀香、沉香等,其主要用途分别有祛风、镇咳、祛痰、平喘、通经、镇痛、理气、调味、防腐等。这类药物煎煮时尽量以后下为好,注意药锅一定要盖好盖子,适当减小火力,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另外久煎容易使有效成分破坏而影响疗效的中药如钩藤、大黄等也须后下。所有后下的药物都要事先浸泡,一煎时应在群药煎好出锅前5-10分钟时再加入锅内与群药同煎,开锅后再煎5-10分钟后即可出锅,千万不能疏忽。

包煎:对于粘性大、具有绒毛、细小种子、花粉等中药,如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苏子、旋复花、蒲黄以及滑石、五灵脂、蚕砂等,应装入纱布口袋内并扎紧口,再与其它药物一起浸泡、共同煎煮,以免造成药液粘锅、糊化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

烊化:对于一些胶质或糖类,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龟板胶、黄明胶等,宜用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药中服用或将上述药物直接放入煎好出锅的汤液中用微火煎煮使之溶解后服用,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胶液,避免其他药物吸附胶液造成浪费,同时避免因合煎造成药液的粘性增加,有效成分不易充分煎出的缺点。

单煎(另煎)兑入:对于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羚羊角、穿山甲等应单独煎煮。单煎的汤液先倒出暂放一容器内,药渣再与其它群药混煎,煎好后出锅的药液再兑入先前单煎好的汤液一起服用,以充分利用贵重药品,减少浪费。

冲服:对于一些加热后药效易分解、难溶于水的或贵重药物,如牛黄、麝香、三七、川贝母、朱砂、琥珀、穿山甲、紫河车等,宜研极细粉用煎好的汤药或温开水冲服。

关于服药的方法和服药禁忌“忌口”问题,笔者将另行撰文分享,请各位读者持续关注“看大医”公众号更新动态。

上述拙文多有据可依,绝非杜撰,亦有笔者管窥之见,必有浅显。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权当抛砖引玉,祈有识之士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