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上市的Kindle青春版值得买吗?|我的入手感受

 我想不出昵称 2019-05-12

Hi,这里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买完大大提高你生活幸福感的?做公号6年以来,我问过多次大家这个问题。

收到的答案里,Kindle是最频繁被提名的产品之一👆。我自己也是Kindle的忠实用户。我的第一台Kindle还是2010年,友人帮我从国外带回来的,当时Kindle还没进中国市场。

转眼九年过去,我经手用过的Kindle有4台,只有1台是因为版本太老被我自然淘汰掉。其他3台都是旅行时被我不小心弄丢了。

每次刚丢完Kindle,我都会懊丧一段时间,自我催眠“Kindle也不是必备的嘛,咱就用手机看好了。“但结果无一例外,都会自己打脸,下单新的Kindle。因为Kindle有些功能的好用程度,远超过,我体验过的其他产品。

我最近用kindle看Atomic  habits 时,用了生词提示时的实拍图👆我可以根据自己水平,来选提示多少。

比如生词提醒功能,大大提高了我阅读外文书的体验。而且现在,Kindle的生词提醒的数量多少,是你可以自定义的。你觉得它提醒的单词太多,你可以调少,一直调到和自身词汇量匹配的程度。

青春版Kindle初体验

未拆封时的实拍图👆

丢三落四的我,在不经意间,见证了Kindle的迭代。我上次丢的Kindle是Paperwhite 3。我最近就新收了一台全新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青春版👆。这是kindle今年最新出的版本。

我是在亚马逊上买的,658元,到货速度很快,第一天上午下单,第二天下午送到。(天猫京东等大的电商渠道都有售,价格我看都是658。)相比Kindle Paperwhite998和Oasis2658元的价格,Kindle青春版的价格可爱不少,学生党、职场新鲜人也可以轻松入手。

价格是甜美,但好不好用呢?

我之前觉得Kindle入门款跟Paperwhite和Oasis比,最大的一个功能区别就是,入门款没有背灯。这次出的青春版,就解决了这一痛点——青春版增加了阅读灯,可随意调节亮度。无论白天黑夜,照读不误。

点屏幕上方,出现“设置”后,点阅读灯,左右拉,就可以选亮度。我拍了一个小gif👆

它的亮度区间从0到24度。其中0度就是无光。我测试了,适合在日光下读书用,跟纸质书读起来感觉差不多。如果是黑夜看书,点到1度,就有光,能看清字,但如果想要更亮一点,我一般会调到5度左右。这亮度让我轻松阅读,但又不至于影响到枕边人的睡眠。

我也曾经睡不着,拿着手机读,但手机的光偏亮,会干扰到小王睡觉。而Kindle的光的存在感会比手机光低很多。我换成Kindle读后,小王就不再抗议。双方需求都得到了解决,不用委屈任何一方。

像上图这种昏暗咖啡馆环境👆,我一般会把亮度调到1左右。这次的青春版Kindle有黑白两色。我虽然评估自己整洁度后,买了耐脏的黑色,但其实觉得白色颜值更高🤣

它的电子墨水屏,阅读体验媲美纸书。看书之外,用它看漫画也没问题。用Kindle读书,比看手机屏幕要舒服,更不容易累眼。

我去室外锻炼,带着它,跑跳累了,就找个地儿坐下看看书。哪怕在户外强光下,用Kindle仍可清晰阅读,这点也是手机做不到的。

Kindle青春版很轻薄,是Kindle现有的三个主流版本中,最轻的一款。我买之前,做功课时,查到它重量是174g,而我现在用的手机iPhone7P是188克,也就是说,它比我手机还要轻。我单手拿着Kindle看书,都不会累。

它是4G容量,能内存上千本电子书,相当于我随身携带了个人图书馆。

此处要表扬一下亚马逊超全的电子书库,它上面有七十余万本正版电子书。而且其中有十万余种电子书单本售价低于5.99元,每天还有好书限时特价。

有些书我在其他平台找不到电子版,在亚马逊居然能买到Kindle版,比如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在豆瓣阅读、微信阅读、网易蜗牛读书三个app上都找过,都找不到,最后在亚马逊买到,还便宜。

我印象中,最早老版的Kindle是不支持直接在Kindle上买书的,只能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但现在都可以直接在Kindle上买书了,更方便。

我买书,除了需要看精美细节的设计类书、或是非常难啃、需要反复前后翻,对照阅读的学术类书,或是装帧设计很有特色、买来收藏的书之外,我基本全都是买电子版。

电子版价格便宜很多👆以我买的Big Magic这本书为例,Kindle电子书37.3元,精装494.13元,平装118.56。这点在外文书上尤其明显,电子版的价格有时只要纸质版的1/3,甚至1/10。

更重要的是,电子版方便我做摘抄、做笔记,我只要看书过程中,选那些对我有启发的文字,点“标记”,看完之后,就有了一份读书笔记,导出也很方便。

再加上,“笔记”功能,写上自己阅读时涌现的灵感,和书摘一并都导出后,再编辑一下,往往就有了一篇书评,非常给力。

Kindle续航能力超久,充一次电,可用数周,而不是数日。我用Kindle经常会用到完全不记得我上次充电是什么时候的地步。哪怕是半个月的长途旅行,我没带充电线,也不会担心,被我用到没电。而且,一旦停止阅读,也不用保存再退出,你下一次开机,它会直接回到你上次读的页面,让你继续阅读。

我自己最喜欢的Kindle功能是,开头就提过的生词提示,这个功能对于我看英文书,非常有帮助。我不需要停下来再去查字典,可以更好沉浸在阅读中。

开启生词提示时,你可以选择英文或是中文释义👆。这之后,你连按都不用按,Kindle就会直接在那些难度较高的单词上方,给出解释。

此外,它还支持大段大段的翻译。你选好文字后,点竖着的三个点,就会出现“翻译”选项。而且Kindle现在还能根据你的英语水平,给你智能推荐英文书,非常贴心。

Kindle的X-Ray功能对于读情节复杂、人名或多或长或难记的书,也很有帮助,省得你去画人物关系表。👆上面这张图是我在读《百年孤独》时点了X-Ray,跳出来的页面。

它帮你总结了主要人物、术语。当你点相关条目,比如,我点了“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就会出现,所有提及这个人物的章节。点击就可以跳转到任意一章,方便你理解全文。

我给自己的新Kindle取名叫“雅君的魂器”👆,因为我觉得,读书的过程就是重塑魂魄的过程。而Kindle是帮我塑魂的利器。

以上,就介绍完了Kindle青春版的入手感受。

去哪里买


打破4大读书误区

去哪里买

最后,我也整理了一下,公号后台最常收到的关于读书的4个问题,一并在这篇里回答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Q:为什么别人读书快,我读书慢?怎么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A:阅读速度慢其实是个伪命题。李笑来说过一句话,我很赞同,大意是:“不是读得快,所以读得多。而是读得多,才读得快。”

阅读也需要练习的。就像打字一样,刚开始学打字时,你打得会比较慢。但当你打多了,速度自然上来了。我自己阅读速度的底子,就是小时候疯狂看武侠小说打下的。

所以如果你现在对自己阅读速度不满意,不用着急,就去找你感兴趣的书读就好。

2

Q:雅君,我看你写的文章里,会有不少引用。你是读过都记得吗?还是你有做详细的笔记?如果是后者,你是怎么整理读书笔记的?

A: 如果你想记得一本书的内容,最好的方法是,你写一篇文章,总结书中,最精华、最触动你,对你最有帮助的内容。用输出倒逼输入。你只有自己真的理解、消化了,才能写出明白文章给别人看。

如果你实在没时间写,你可以讲给别人听。讲一遍往往是不够的,你会发现,你以为你懂得的内容,讲时却讲不清楚的。这时回去重读,读完再讲,如此循环几次,直到,听你讲的人,完全能轻松听懂你说的内容。

另外,在电子书时代,我会在看书过程中,就顺手把精华内容标记出来。但我基本不大做笔记整理,因为kindle都已经可以支持全文检索了。我写作时,如果需要用到某个内容,我会用记忆里的关键词去搜。随时用,随时查。

3

Q:看不进去怎么办?

A:读你读得进去的书。这答案听起来不够认真,但其实是我很认真的答案。我们人活在世,总会遇到问题。

我自己在心中是有一个信念:所有我遇到的问题,书中都有答案。小到怎么刷牙更干净,大到人活着有什么意义,都有人写书作答。

哪怕是你觉得非常实践、不应该是靠看书来学的东西,比如如何上台表演、如何游泳、如何打篮球,都有专门的书来写,而且,如果你书选得好,书中总结的规律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当我有,遇到问题,就找书来读 的意识。我其实是偷来了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来给我做人生参谋。如果你没有困惑,那就不要读书。


4

Q:怎么选书?

A:一个小建议是,如果你想自学某个学科,直接去读这个学科最权威的人,写的教科书,其次是选他写的面向大众的科普书,建议选那种重版了十几次二十几次,卖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在卖的书。这样的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在内容靠谱度上有很好的保证。你不会走弯路。

我每次听到有人对心理学感兴趣,读的书却是《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这种,我会觉得,有点可惜。这种说男人都如何,女人都如何的观点,只是在加大性别刻板印象,给人贴标签。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ta能读一读罗兰·米勒等人写的《亲密关系》就会发现,比起强调男人或女人两种性别的差别,我们更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因为在同一个性别内的个体差异,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如果你想知道如何经营亲密关系,可以读约翰·戈特曼写的多本讲婚姻的书。

最后想说,在阅读这件事上,最重要的心态是,“为我所用”。你可以不停的问自己,我现在读的这个内容,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打算怎么用它?你不需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你完全可以只读感兴趣的部分。前两天,和资深出版人燕恬聊天,她就建议,阅读时,保持“渣男”心态——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扔。

我在李笑来的公号“学习学习再学习”上,看过一句讲的话,出自数学家Paul Halmos之口:

“Don't just read it; fight it! Ask your own question, look for your own examples, discover your own proofs。”

不要只是读书,你要为之战斗!问出你自己的问题,寻找自己的例子,发现你自己的证据。

👆这是我很爱的读书态度。光读不行,你要践行。你要不断自我提问、在行动中得到反馈,找到证据。你要为你相信的东西,去战斗。否则你读不读书又有什么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