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之洞借十万两银子惨遭碰壁,有人主动找上门,问三十万够吗?

 铁血老枪 2019-05-12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 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 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 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与 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借十万两银子惨遭碰壁,有人主动找上门,问三十万够吗?

张之洞早年就进入翰林院,照说是前途似锦,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此后张之洞在近20年内,没有得到大的升迁机会,所干工作,无非是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司经局洗马之类的闲散官职。活儿倒是很轻松,可要呆在这种岗位上混吃混合,终老一生,并不是张之洞的追求。

怎么办呢?张之洞请教堂兄张之万。张之万也是晚清政坛一名重量级人物,做过河南巡抚、江苏巡抚、闽浙总督等封疆大吏。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堂弟,要想在政坛上出人头地,实现远大抱负,可不能一辈子呆在京城,必须得走出京城,担任封疆大吏。

然而,封疆大吏并不是你想做就做的。一来得有机遇,二来得找“孔方兄”开道,上上下下打点一番。

机遇说来就来了。1879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时任直隶总督完颜崇厚在出使俄国时,擅自与俄国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这份条约虽然从名义上收回了伊犁,但由于西境、南境被俄国宰割,使得伊犁处于被俄国包围的危险境地。消息传来,舆论大哗。张之洞接连上了《熟权俄约利害折》、《筹议交涉伊犁事宜折》两份奏折,详细分析《里瓦几亚条约》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请求将完颜崇厚治罪。

慈禧太后见了奏折后,专门召见了张之洞。

张之洞借十万两银子惨遭碰壁,有人主动找上门,问三十万够吗?

机遇来了,下一步就是找“孔方兄”开道了。张之洞当过20年官,可都是一些清水衙门,薪资有限,基本没留下什么积蓄,得另外找人借钱。

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张之洞找到了一家山西票号——日升昌。日升昌是一家老字号,其经营网点遍布除东北、西北以外的整个中国,可谓财大气粗、“一纸风行”。日升昌老板恭恭敬敬地接待了张之洞,张之洞提出借款10万两银子。

日升昌老板客客气气地回答,三天之内回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张之洞走后,日升昌老板查了一下,张之洞只是一个刚刚提拔的从四品小官,既没有实权,也没有背景,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政治前途。10万两银子对日升昌来说,虽说不是巨款,但他们也不愿意干明知道是赔本的生意。

张之洞借十万两银子惨遭碰壁,有人主动找上门,问三十万够吗?

张之洞等了三天,没有等到回复,心里清楚这事儿黄了。他感到很绝望。这可是他进入官场后,第一次向人借钱。没想到第一次借钱就碰了壁。

就在张之洞深感绝望之际,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了。此人是协同庆票号老板,请张之洞前去赴宴。

张之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赴宴了。酒过三巡,说正事儿了。协同庆票号老板问张之洞:“您要借钱呐?30万两够吗?”

张之洞大吃一惊:“不用那么多,10万两足够。”

协同庆票号老板点点头,说:“10万两银子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您做这么大的官,抱一大堆银子回家,不安全。不如您需要多少银子,就过来拿多少?”

张之洞借十万两银子惨遭碰壁,有人主动找上门,问三十万够吗?

这一番话说得通情达理,让张之洞心里暖暖的。

10万两银子还没用完,张之洞就升官了。1881年,慈禧太后将张之洞连升四级,由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直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这年底,又外放担任山西巡抚。两年后,再次提拔为两广总督。

至此,张之洞终于实现了封疆大吏的梦想,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当然,对于站在身后给予支持的老朋友,也是到了回报的时候了。张之洞将辖区内的所有上交中央财粮税款事务,交给协同庆票号打理。仅此一项,短短几年时间,协同庆票号就赚了100万银子回来。

这时候的日升昌,恐怕是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